重生之元贞太后_作者:无话诏曰(83)

2019-04-20 无话诏曰

  陆永好奇道:“那是否是多做练习,就能掌握这个度了呢?”

  谢廷摇摇头:“就拿上次掘河退鞑兵的事情来说……”

  刘钧嚯地站起:“也淹了好些老百姓!”

  黄京扑哧一声笑出来:“阿钧兄弟,是在撕官家的脸皮吗?”

  刘钧脸一红:“自然不是。可我就是被淹的……”

  谢廷咳嗽一下,蹬了黄京一眼:“这种时事肯定是不会考的。”

  “那会考什么?最近最大的时事不就是北伐么?”陆永问道。

  一直不怎么吭声的钱十七郎钱闻道:“若是我为考官,我会考文武之御。”

  “为何?”刘钧不解:“自来只有军功才可居高位,进官宰。只会读书不过是个校书、长史之类的小官罢了。文武之御,必定是以武御文,有甚好考的?”

  钱闻沉吟了一刻,才道:“你们可知曹国公主之事?”

  刘家人哪里知道什么曹国公主,他们方才虽与赵三郎相熟,但是赵三郎这个人嘴巴会说,见风景见人都能说个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说家里事。

  刘钧和陆永茫然摇摇头。

  钱闻道:“对咱们来说最大的事是不久前的北伐。但是对官家来说,最大的事是他的长女,曹国公主出家一事。”

  “啊!”

  “啊!”

  刘家人全都惊讶了。

  “好好的公主不当,出家了!”陈氏直接说出来了。

  刘贞心里也是一惊,赵三郎的亲阿姊叫曹国公主,而且连书院里的书生都知道,可见影响多大。

  黄京性格活泼些,他几句话就把事情八卦了出来:“自来皇室好与武将联姻。他们赵氏也是武将世家,子女多会武艺。曹国公主早年也是位巾帼俊杰,却被官家嫁于了河东大儒卢绾之子。据说日子过得不甚和睦,曹国公主几次想和离都被官家拒绝了。最后公主自杀,幸好为人所救,便出了家。”

  “都要死了,官家还不同意和离?”刘家人惊讶了,公主这样的人,不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么?从来只听说驸马受气,哪有公主如此憋屈的?

  钱闻点头:“不错。诗书传家的儒生最是不屑与皇室结亲,他们规矩森严,哪里有武将家里来的松快。可是官家拼着长女一生,也要与这卢氏结亲,让公主如平凡女子般侍奉舅姑、服从手无缚鸡之力的丈夫。如此抬举卢家这样空有诗书的人家,这透露着,官家要大用文人。不是过去的文武双全,而是纯文人。”

  谢廷道:“从来都是穷文富武,朝廷选材要文武双全,只能让世家大族把持朝纲。而官家分文武科取才,没有武艺、不通兵法的纯文人也有了晋身之梯。那卢氏便是之一。”

  “大用文人,那身居高位的武将可能答应?”经过百年战乱,官家年年换,武将随时造反。陆永很是认真地问,他想这官家如此行事,以文御武,岂不是以卵击石?

  “身居高位的武将?”黄京嘻嘻一笑:“早年先帝杯酒释兵权,老将们都解甲归田。顶上来的子侄们,大多压不住手下骄兵。此番北伐失败,折损了好些悍将宿帅,符经略、杨帅等都没了。剩下的老将,潘经略、曹经略俱是待罪之身。哪有人身居高位?此时加开恩科,还不是那些迂腐宿儒们挑走狗的时候。”却是越说越不客气了。

  但世情如此,与凌阳城百姓粗鄙地议论,共通,京城士子们对官家、朝廷也自有自己的评价。

  刘贞耳朵里听着他们继续的探讨,脑子里全装的是那位自杀未成,最后出家也不能摆脱婚姻的同龄姑娘——曹国公主。赵休的亲阿姊。

  那位公主,刀枪棍棒样样使的,是位巾帼豪杰。

  那位公主,自有丧母,便操持幼弟生活,处处周到,是位能干的娘子。

  那位公主,是官家的长女,该是千娇百宠,有个样样都合心意的驸马。

  怎地最后,终老佛门?

  只为了宣示以文御武?

  对了,那么多的兵将折损在北地,掘开黄河淹死无数北人,难道也是为了以文御武吗?

  官家明明是个连我家买病鸭都关心的好官家好人……刘贞轻轻打了个寒颤。

  赵三郎……赵三郎……你会怕吗?

  刘贞抬头看天,月明星稀,更深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