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164)

  “臣愿效犬马之劳!”三十出头的佟世南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了,他不在乎赴任之处有多荒凉,只要康熙需要,他都义不容辞。

  “那随朕回京后,你办了手续便准备去赴任罢!”康熙话音刚落,乌云密布的天空竟洒下纷纷扬扬的雪花来,康熙起身搓了搓手心,走到亭子边的石阶上长舒一口气,“好哇,瑞雪兆丰年,这场甲子年的江南雪,真是个吉兆!”

  走出僻园,走上长干桥时,四处已有了些积雪。康熙穿上顾问行备下的藏青色玄狐镶边斗篷,牵着穿一袭银鼠皮裘衣的佟懿儿缓缓前行,生怕她滑倒摔跤,一面轻声问道,“冷不冷?”

  “懿儿不冷,懿儿暖和着呢!”佟懿儿自方才起一直红着脸,因此到现在也不敢抬头看康熙的眼睛,只低眉盯着康熙纤细手指上套着的方形绿翡翠扳指——今日见了自己昔日的研究对象佟国器,不仅得知他尚在人世、身体硬朗的好消息,更知道他原是个处江湖之远依旧心系民生的大人物,心里对他的崇敬又增添了几分。

  “你那堂伯可真会挑住处,这长干里原是李白写《长干行》的地方,‘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就是这首诗里的句子。”康熙忽然停住脚步,转身替佟懿儿掸了掸落在身上的雪子,“说起来朕与懿儿倒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只可惜现在这长干桥上,没有竹马,也没有青梅,只有两个人生过半的老夫老妻傻傻站着!”佟懿儿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康熙竟还有心思说典故,摇头笑道,“也不知您肚子里装了多少典故呢——”

  “谁说没有梅?”康熙忽然变戏法似的从怀中拿出一枝梅花递与佟懿儿得意道,“这是方才朕在园子里摘的,当着你阿玛的面没好意思给你——”出了僻园后,康熙便决定与佟懿儿一道步行回行宫,下旨命佟国维等依旧乘马乘轿回去,佟懿儿这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现在朕足够高了,不必骑着竹马也能摘了!”

  “真不知道您心里一天到晚都想着什么呢——”佟懿儿红着脸接过梅枝,心中惊喜莫名,嘴上却不由自主地嗔怪道,“若是不小心被堂伯阿玛他们瞧见了,您颜面何存啊?”

  “这不是……没让他们瞧见么!”康熙憨憨一笑跟在佟懿儿后面,对自己设计的“意外惊喜”依旧十分满意。佟懿儿心想康熙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牛男”,表面上看起来一本正经,私底下不定酝酿着什么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明儿朕去过明孝陵以后,咱们就要返京了。这一路朕都在忙活,带你出来也没陪你好好玩一回,以后等事儿少了,朕一定补给你!”

  “知道是陪您出来‘出差’的,要不是因为想见堂伯一面,懿儿才不出来让您拖家带口分散注意力呢!”佟懿儿一路听着康熙笨拙的解释,觉得自己的男人实在是可爱,“懿儿巴不得快些回去见两个孩子。大冬天的,御舟上可不比宫里暖和——”

  话音未落,佟懿儿果真打了一个喷嚏,让康熙身上的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你冷吗,要不要朕把披风脱下来给你……还是——还是叫车马来接咱们回去?”一个喷嚏原本只是小事,偏偏康熙关心则乱,竟吓得语无伦次,说着就要去解斗篷上的纽扣。

  “不过是两个孩子想懿儿了,您紧张什么!”佟懿儿登时拦着康熙的手,暗示他不要操心,“快些回去罢!赶明儿您还要在明孝陵前上香呢,被懿儿耽搁了正事,懿儿可就成了红颜祸水了!”

  “你今儿回来时说自个儿是红颜祸水,朕可不同意!”入夜在行宫内批过折子,康熙见佟懿儿仍倚在梨花木床边翻着一册旧版的《江宁府志》,上前拿来一看,正是介绍长干里的一页。他努了努嘴暗示佟懿儿往床内侧挪了挪,自脱了龙靴拿着书卷靠在佟懿儿身边的软枕上,“正儿八经的‘祸水’,无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家子祸国殃民。你推荐给朕的虽也是外戚,却是一心为民的正人君子,倘若你是祸水,那这天底下哪儿还有贤内助?”

  “外头人都在说着‘佟半朝’,说您偏心自个儿的母家,如今看来此言不虚啊!”佟懿儿替康熙拢了拢身上的明黄色金线龙纹褥子,靠在他肩上同看着《江宁府志》道,“佟氏一族在朝为官者不在少数,封疆大吏就有不少,所以阿玛常说咱们家是如履薄冰,要分外小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