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167)

  “这些人也真是,朕问他们什么,他们也不如实回答。等写了个语惊四座的文章、戏本子出来,才知道原是深藏不露呢!”康熙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只是笑着将佟懿儿扶起,“你不愧是二舅舅的女儿,很懂那些汉族文人呐——他们一贯是文人相轻,若是文章被别人抓了把柄告到朕这里,朕也没办法时时回护的。”

  “现下前明遗老尚在,不少人心中对前朝旧事一时难以释怀,还望皇上宽容些,这才是得人心的长久之道。”佟懿儿听康熙这样表态,便知一切都还有希望。

  佟家原先是女真人,明朝时入关与汉人贸易,改“佟佳氏”为汉姓佟氏,现在清朝定鼎,阖族又商议着改回满姓。但无论佟氏是满是汉,他们与汉人的友好往来是一如既往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佟懿儿同情汉人士子的心情在康熙那里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朕自有分寸,回头看他写得如何罢!”宽容前朝遗民本就是康熙既定的方略,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康熙也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是最好,“不过……朕还是很好奇,你给这个书呆子写了什么?”

  “不过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南国之衰音,可为盛世之明鉴也。’”说到“盛世”二字,佟懿儿注意到康熙的脸迅速起了红潮,不过来得快,去的也快。

  “这一路上朕倒听不少人说如今是‘盛世’,说实话朕是真惭愧得很——”这已是离开山东的前夜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康熙如释重负,与佟懿儿头挨着头靠在软枕上歇息,“不说别的,就是那高邮湖附近的百姓,朕就心中有愧啊……”

  “日子总是一天好过一天的,您也不必太心急了——下次再来的时候,没准就真的‘海晏河清’了呢?”

  佟懿儿恍然想起,下次再来江南时就是康熙二十八年了。

  第74章 儿女有别

  “孩儿给汗阿玛、皇贵妃额涅请安!”回宫已是腊月, 一场大雪使紫禁城银装素裹,胤礽领着胤禔、胤祉、胤禛等兄弟在东华门外恭迎。见到又长高了些的胤禛, 佟懿儿自然十分高兴。经过阿哥们身边时, 她按长幼顺序依次摸过几位阿哥的貂毛红缨顶子, 最后才轮到胤禛。

  “听你汗阿玛说, 你太子哥哥已经读完四书了, 你也要加油啊!”胤禛太小无法带他去江南, 佟懿儿便特意带了几样好吃的江南小菜与儿子分享, 她夹了一块蜜汁莲藕放到胤禛碗里, 嘴上说的话却不怎么甜蜜, “想来明日你汗阿玛得空就要到上书房去问你们的书了!”

  “太子哥哥养在乾清宫里, 可我觉得他倒比孩儿更像是您亲自带大的——”听佟懿儿在自己面前夸起胤礽来, 胤禛嘟囔着小嘴不服气起来,刚咽下肚的蜜汁莲藕似乎都有了一丝酸味,“太子哥哥比孩儿年长,读书进度当然比孩儿快了——”

  听胤禛这样一说,不知怎么佟懿儿莞尔一笑, 竟想起从前在二十一世纪听说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流行语来——小时候她也不喜欢父母跟她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原来人同此心, 胤禛也是一样的。

  “额涅不是要求你跟太子哥哥一样好,是希望你以哥哥为榜样, 努力读书——额涅知道你已经很好了, 不需要跟别人比。”有了孩子之后, 佟懿儿才渐渐意识到想要做个好母亲不仅仅要对孩子关怀备至, 更要学会适应他们的小心思。胤禛这孩子敏感多思,更需要佟懿儿好好引导。

  “额涅今日先摸太子哥哥的头,也是为了长幼有序,然后因为太子哥哥没有亲生额涅了对吧?”胤禛虽然喜欢吃醋,却能举一反三,是个极其聪明的孩子。方才迎驾时他原本一时冲动想要上前抱住佟懿儿,看见她走过胤礽身边终究还是保持了克制。

  “是啊……额涅每天都在想你呢!但是额涅身为皇贵妃,就要替你汗阿玛管好这个家,不能自私地只顾你一个,明白吗?”佟懿儿不介意胤禛一时半刻的“小心眼”,相反她很珍惜他一派天然、有一说一性子。看着胤禛有些困惑的眼睛,佟懿儿放下银筷,伸手摸了摸他的前额道,“这些你现在可能还不是很懂,不过没关系,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