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212)

  “皇上不是没有处死明相,反而重用了他老人家么?姐姐您快别再胡思乱想了。”如吉起身在惠妃的身前轻轻蹲下,笑劝道,“如吉相信皇上不会不顾念父子亲情的,您且宽心罢!”

  在惠妃抹着眼泪微微点头的一瞬,如吉忽然心生一计。

  “额涅,孩儿今日下学时在御花园遇见德妃额涅了,她……她好奇怪哦!”这日胤禛练完射箭功夫才回到承乾宫吃晚膳。扒了几口胭脂米,胤禛忽然抬起头向佟懿儿汇报起了今日见闻。

  “怎么奇怪,你不是常常去永和宫向她请安么?”虽然胤禛是佟懿儿的骨肉,也是在佟懿儿身边长大的,但是既然佟懿儿让如吉做了胤禛的“额涅”,就不能让他们太过生疏,因此常教导胤禛要孝顺如吉。

  “她今天问了我好多关于大哥的问题,还问我汗阿玛有没有批评他……”胤禛放下银筷,挠了挠后脑勺道,“好端端的,汗阿玛为什么要批评大哥啊——”

  “哦……可能是替惠妃额涅问的吧!你惠妃额涅脸皮薄,所以可能就托她问你咯!”熟知历史的佟懿儿即使不听康熙说,也知道康熙二十七年明珠被弹劾的事实,她已经知道如吉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希望借胤禛之口提醒佟懿儿留心康熙对明珠、大阿哥的态度。

  “哦……这样啊!”好在胤禛并没有深究下去,听佟懿儿解释完,又拿起筷子专心致志地吃起碗里的菜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夜阑人静,陪着康熙批阅奏折的佟懿儿从自己的书橱上拿了一册《饮水词》随意翻看,正好看到的这篇是最著名的《木兰花拟古绝词柬友》,想当年还没少拿这句诗当过QQ签名,但现在读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你读的这是容若的词啊——”佟懿儿正看得入迷,完全没有意识到康熙正站在自己身后,他拿起书卷轻翻了几页,笑道,“听说自打他病逝后,他的词集成了坊间的畅销书,还传出一句‘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话来……下一句是什么?”

  “回皇上的话,下一句是‘纳兰心事几人知’。”佟懿儿没想到这句话居然传到了康熙耳朵里,不由窃笑道,“这句原是您的曹侍卫说的,没想到您也听到了。”

  “朕素知子清与容若交好,敢情他还帮着人家吆喝呐!”以前佟懿儿曾看过不少“八卦”,大概的意思几乎都是康熙嫉妒“大清第一才子”的才气,对他极力打压,最终导致英才早逝的悲剧。眼前这个康熙皇帝现在没有半点“嫉妒”之意,反倒叹息一声道,“只可惜容若身子太弱,年纪轻轻就去了……朕还想重用他呢!”

  “就像他在词里头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最初的时候,大家对彼此的印象都是最好的……其实也许他早些离去反倒是件好事。”听康熙言语中流露出惋惜之情,佟懿儿觉得时机已经渐渐成熟了,将一袭猩红斗篷披在康熙银白色的光面长衫上,“天气还凉着呢,您虽然身体强健,可也不能忘记保暖才是。”

  “是啊……日子久了,朕看这些大臣哪个不是浑身都是刺?”康熙牵着佟懿儿搭在自己肩上的手,喃喃自语似的说,“他阿玛明珠,现在在朕眼里就是一只刺猬,扎在朕手上疼得很,简直想快点儿把他扔出去,扔得越远越好!”

  “可是当年,他也曾帮您完成大业呢!”三藩之乱时,康熙在索额图面前力保明珠的往事已经成为美谈,佟懿儿不会忘,康熙当然也没有忘。

  “是啊……就是看在他功劳卓著的份儿上,对于他的贪婪与跋扈朕一直能忍则忍——”作为皇帝,康熙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让他满意的大臣,对于这些左膀右臂,他一直宽严相济,“可是看到郭琇上的折子,那一条条控诉列在眼前,朕实在不能坐视不理啊!”

  “当然不能,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圣君所为。”佟懿儿见康熙又有些头疼了,赶忙抹了些薄荷油替康熙按摩道,“只是……该安抚的,您也不能忘了安抚,这样方才能够为君亦为父。”

  “你是说……惠妃和大阿哥?”康熙近日之所以时常头痛,就是一方面总觉得自己应当处置明珠这样不知收敛的权臣,一方面却又在内心有一丝犹豫,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还未能解决似的。佟懿儿这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康熙睁开双眼,一瞬间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