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278)

  “是啊——”听佟懿儿这样说,康熙不由笑着叹了一口气,“当年朕每年围猎,那帮汉族大学士总觉得不理解,总是上折子劝朕少做这些‘劳民伤财’的事。其实朕每年出去狩猎压根花不了多少银子,也把八旗劲旅的精神头提上去了,现在那些大学士见到实际的效果,再也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了。从那时候起朕就明白,如果想要力排众议,必须做出个成果来让大家心服口服,光凭自己是一国之君的权威去强人所难,是远远不够的。”

  “皇上如今越来越圣明了,懿儿佩服!”想起过去康熙还年轻时的那股中二青年的冲动劲,再看看眼前这位成熟稳重的大清皇帝,佟懿儿忽然有一些恍惚了——她知道人可以成长,也知道人会改变,但倘若不是亲自陪着康熙走过二十多个寒暑,她也不敢相信一个人竟然也可以改变那么多。

  “人说四十不惑,朕都奔四十的人了,再不‘圣明’,只怕以后都没机会咯!”康熙哈哈大笑,他从前也常听佟懿儿夸他“圣明”,年轻的时候多少还存着几分虚荣心,但现在再听起来,那感觉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他忽然有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紧迫感,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必须抓紧了。

  “你看着像三十出头的,哪里就奔四十了!”佟懿儿这才发觉康熙已经人到中年了,虽然现在已经解决了索额图这个破坏康熙与胤礽父子关系的罪魁祸首,但是年龄始终是一个圣明天子最大的敌人——从前他刚登基的时候太“年轻”,没有威望,要拼命地证明自己。今后他总有一天会老,会时间不够用,她一定要陪着他度过这个困境,“现在您还年富力强,就别去想老了以后的事,好好想着怎样把人心这面新的长城收拾出来才是正经!”

  “人心的长城?”佟懿儿的话犹如一股清泉激发了康熙的灵感,“你说得是啊,现在砖砌的墙越发无用,可不就要想法子团结蒙古那些人,筑起人心的长城么?你这话比朕原先想得还要好呢!”

  “懿儿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说通荣妃姐姐同意让荣宪公主回巴林部去了,就由和卓妹妹负责这件事。”荣宪公主联姻巴林部自然也是笼络蒙古的关键一环,此时佟懿儿向康熙回话,可谓是恰到好处。

  “好啊,这下和卓也有一阵可忙的了——毕竟是她姐姐的儿媳妇,让她多操操心也是应该的。”佟懿儿办事康熙向来放心,前些时责怪胤俄对康熙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有个机会让和卓从去年的阴影中走出来,康熙也是乐观其成的,“先前因乌兰布统那附近不安全,才把乌尔衮他们留在京城这么久,现在噶尔丹暂时收兵,让他们回去也放心多了——你嘱咐和卓,送他们回去的时候尽管隆重一些,也该热闹热闹才好。”

  “懿儿想着,不如就趁此机会册封荣宪公主为固伦公主吧,这样也有理由热闹一些。”历史上荣宪公主要到二十年后才获得固伦公主的封号,但现在康熙的女儿原本就少,何况佟懿儿也觉得荣宪公主对大清的贡献实在非同一般,提前给她这个尊荣一点儿也不过分。

  “可是可以——”康熙跟佟懿儿脸贴着脸,轻声打趣道,“只是你不怕未来靖月丫头吃醋么?”

  “胤禛都不吃保成的醋了,靖月又怎么会吃姐姐的醋?”佟懿儿对自己的儿女们的品性可以说是相当有信心了,她教出来的孩子错不了。

  第125章 天下归心

  “著晋封和硕荣宪公主为固伦荣宪公主, 和硕额驸乌尔衮晋封为固伦额驸,明日即前往巴林部封地, 望尔等造福地方, 不忘军备, 莫负朕恩。”六月初八日,在淑慧公主、伊尔哈、和卓等女眷以及蒙古各王公的见证下,康熙亲送女儿往巴林部居住, 又亲授固伦公主、固伦额驸的册宝印玺与乌尔衮夫妇, 一时热闹非凡。

  “儿臣等谨遵父皇圣训!”荣宪公主与乌尔衮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还同时获得了“晋级”的惊喜, 对于作为庶女的荣宪公主而言,固伦公主的封号可以说是极大的荣光了。

  “儿臣等叩谢太后玛玛、皇后额涅赏赐,敬祝二位千岁千岁千千岁!”从康熙处接受册封后, 夫妇二人又向太后与佟懿儿行礼,身着蒙古科尔沁服饰的太后现如今成了紫禁城地位最尊者, 看见自己的孙儿孙女们陆续成家立业,她自然眉开眼笑, 高兴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