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儿你起来,应该是你圣明才对——”康熙将佟懿儿扶起来,看着她的那双眼睛里有点点星光,“朕来景仁宫真是来着了,不仅解了暑,解了渴,更解了惑呢!”
“是皇上聪慧,懿儿不敢居功。”佟懿儿知道,像康熙这样的年轻君主,是一定要人在一旁小心提点后才能成器的。她很高兴自己能够用自己的所学帮到喜欢的人,她甘之如饴,不求回报。
“既然是立太子,保成这个名字是不是普通了些?”说话间已到了晚膳时分,王嬷嬷领着如吉进来往八仙桌上布好了菜,便躬身出去了。康熙拿起银筷夹了一块香酥鸭到佟懿儿的黄地寿字碗里笑问,“未来要登基的人,名字太普通了怕是不好避讳罢!”
“皇上读了那么多书,改名字不是轻松容易的事么?”佟懿儿有的吃便只顾着吃,在亲近惯了的人面前更是不顾形象,吃得满嘴是油,“您给阿哥改一个就是了。”
“慢点儿吃——几天没吃饭啦?”康熙拿一方帕子替佟懿儿擦了擦嘴,嗔怪道,“你呀,说起正经话来像个老人家似的,一到日常就原形毕露!”
“在别人面前我可不敢这样,不是有您宠着懿儿么?”佟懿儿经过这么些年,和康熙的关系已经很铁了,在她眼中他不止是一个皇帝,更是她的至亲,她的知己。
“朕也不许除你之外的人在朕面前放肆,以后太子也不可以——因为朕要严格要求他,对祖宗的江山负责。”康熙这句话差点没让佟懿儿落下泪来。她一直以为帝王不会有真情,却原来一样可以真心换真心。
“皇上……您想好名字了么?”为了避免康熙看出自己的异样,佟懿儿赶紧转移话题,“懿儿倒要看看您会起个什么别具一格的名字!”
“那些儒臣不是担心朕的帝胤传承么?保成学名的第一个字,咱就给他来个胤字!”
康熙说着,径自走到黄梨木的书案旁边,拿起一支湖笔沉吟片刻,在烫金宣纸上写下一个胤字。
“朕记得从前读过汗阿玛写给皇祖母的贺寿诗,里头有一句似乎是‘孺慕殷勤欣进颂,卜年嘉庆裕云礽’希望我大清传祚至云孙、礽孙,不如就给保成改名胤礽,也算对汗阿玛的纪念。”
沉吟片刻,康熙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佟懿儿说似的,边说边提笔在胤字后面添了一个礽字。
“胤礽——这个名字可好啊?”写完,康熙搁笔叉腰,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望着佟懿儿,“朕想应该没什么人能和他重名了!”
“先帝在天有灵,知道皇上还记得他老人家写的诗,一定很高兴。”佟懿儿当然不能告诉康熙,他后面还真有一个嘉庆皇帝,其实顺治这句诗当真是个“神预言”。
“朕和汗阿玛相处的时日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特别是朕登极之后,很多时候都想问问遇见类似问题时汗阿玛会怎么处理。”康熙看着自己写的“胤礽”,脑中不禁浮现顺治的音容笑貌,忽然万分感慨,“可惜他已经走了,不会回答我了。”
“懿儿相信,您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也会是一个好阿玛。”自幼父母双亡,对康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看着有些失落的康熙,佟懿儿一时感性,竟上前搂住了他的脖子——十五岁的佟懿儿已经长得与康熙的肩膀一般高。心智早已成熟的佟懿儿这才渐渐成了一个大姑娘,到了可以情窦初开的年纪。这个时候爱上康熙,一切显得那样顺其自然,一切刚刚好。
“谢谢你懿儿,朕也相信自己。”康熙愣了一下,旋即伸手拥住佟懿儿的后背,轻轻在她脸上吻了一下,轻声在她耳边呢喃道,“要一直陪着朕啊……”
佟懿儿愣住了,这也是她想对他说的话,可是她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好。”
康熙等了很久才等来这一个字,虽然轻到几乎听不见,但却使他倍感幸福。
第32章 天上一轮才捧出
康熙十四年六月, 康熙以立胤礽为皇太子谕礼部择期举行册立大典,朝中众人皆翘首盼望, 惟愿这一日早些到来。
谁知自从康熙宣谕后数月之间, 礼部的册立之期竟迟迟悬而未决。拖到九月时, 朝臣们渐渐有了些议论, 都不知康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