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花农_作者:子曰与诗云(116)

2019-04-20 子曰与诗云

  陈松俩人一人站在一边。手中和胳膊一般粗细地栎木棍此起彼落,犹如暴风骤雨一般,却一次都没有撞车。刚才这木甑里面蒸制地就是今天准备做糍粑的原料小糯米。

  这种本地特产地细长糯米因为本身具有强力地黏性而成为了制作糍粑地最佳材料。糯米蒸制到九分熟之后,就要放进石臼里面打成饭泥,然后就可以做糍粑了。

  虽说这个过程很简单明了,但是其中却是包涵着非常多地技巧。只有各个环节之中地细节问题能够处理好,做出来地糍粑才恩那个称得上地道,首先就是原料地选择。

  选用地糯米必须是当年晚稻新出地本地小糯米,若是其他品种或是陈年米,在口感和黏性上都会大打折扣。精选出来地小糯米要在前一天晚上就用清水浸泡。

  让米粒完全泡涨、透水之后,滤干水分再上木甑蒸制。蒸制糯米地火候也是需要掌握得很到位才行,因为过熟容易让饭泥过于蔫趴,没有弹性;若是没有熟透,做出来地糍粑就会有半生不熟地米心,影响口感。

  因此,糯米都是在接近九成熟地时候出锅,然后在捶打地过程之中利用余热让它完全熟透。这样就能作出弹性好、韧性足地饭泥了。

  捶打糯米的技巧也是很讲究的,因为糯米本身的黏性很足,如果不是捶打技巧很好的人动手,很容易就造成木棍和饭泥互相打架的现象。

  只见陈松陈竹两人手中的木棍上下纷飞,深得‘快、准、稳、狠’的四字要诀,看得洛桐眼花缭乱。每一次捶打就如同是蜻蜓点水一般,触之即收,两人手中的木棍根本就没有在石臼里面停留过多的时间。

  更让站在一旁的盛栖梧惊奇地是陈松兄弟俩人的木棍每一次都捶打在饭团之上,没有一次是敲打在石臼的本身。

  再看看两人手上暴起的青筋,发白的手指,洛桐就知道其实两人并不像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这打糍粑的活儿还真的是一份既需要技巧又需要体力的活计。

  从头到尾,陈松陈竹的速度一点都没有变化,没有出现时快时慢的情况,这种情况表示他们两人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若是不懂技巧的人来捶打,估计就是前面犹如暴风骤雨,接下来就软绵无力了。

  渐渐地,原本晶莹剔透的糯米粒在两根栎木棍的不断敲打之下,慢慢地变形,失去了本身自有的特征,混淆到了一起。混成一团的饭泥本身带着一种乳白色,但是又在散发着一种很晶莹的亮光,有点像是牛奶果冻一般。

  第八十七章 糍粑(三)

  最后陈奶奶觉得差不多成了,这才让陈氏兄弟俩收手,把栎木棍倒立靠在了墙角,两兄弟也顺势出去了,厨房里也没他们什么事了。陈奶奶松了一口气,对洛桐说道:“这个捶打糍粑讲究的是一个一鼓作气,中间不能停顿,一旦是饭泥冷掉了还没有打好,这一锅就算是废了。”

  本来洛桐看他们捶打糍粑的时候还跃跃欲试,能不能让她试试看,好像还蛮有意思的。一听陈奶奶这话,洛桐就想放弃了。她虽然力气蛮大的,但是一直这样匀速的捶打糍粑洛桐感觉自己做不到。

  她还是做个安静的吃货吧,只要有得吃就行。陈奶奶洗干净手,揪起一小团捶打好的糍粑,捏吧捏吧一会,就包上已经准备好的馅料,然后把包好的糍粑扔进撒满了浅紫色粉末的簸箕里面。

  洛桐早在陈奶奶开始包糍粑的时候就凑了上去,过去的半年她经常在陈奶奶家吃饭,现在兄弟两人不在厨房了,洛桐也就放开了。盛栖梧见到洛桐那副馋猫地模样,宠溺的笑了笑。

  他过去洗干净手,这捶打糍粑他没有那个技巧做不了,但是包个糍粑他还是会的。盛栖梧如法炮制了两个糍粑装在碗里递给洛桐,。

  洛桐接过碗,用筷子一夹,放进嘴巴一咬。软乎的糯米饭泥非常有弹性,要上去就如同是qq糖一般弹性十足,外面裹着的一层不知名的粉末味道很像紫薯,有一股香甜的味道。

  “陈奶奶,这外面裹的一层是不是紫薯粉啊?”将嘴巴里的糍粑嚼吧嚼吧咽了下去,洛桐就变成了好奇宝宝。

  “是啊,”陈奶奶手上的动作不停,示意洛桐看另外一个簸箕,里面是黄色的粉末,“那边是黄豆粉,你要是喜欢也可以蘸着黄豆粉吃,滋味也不错。”

  洛桐第二口就开始咬到馅料了,顿时更为浓郁的香味就在她的嘴巴里面打转,久久不愿散去。脆生生的花生仁、异香扑鼻的芝麻,还有热乎软糯的糯米交集在一起,千般滋味汇聚成两个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