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里也是珠宝玉石的批发市场。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
在这里,有着淘不尽的宝贝,更有讲不完的故事,它已经成为首都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天正好是周四,正好赶上了潘家园的大集。潘家园最忙的就是周四的大集和周六周日的鬼市了。
洛桐他们是中午十一点多到首都的,之前已经在飞机上用过简餐,洛桐本来觉得自己并不是很饿。但是在看到那些特色的北京小时时,她觉得自己都能够吃下一头牛了。
驴打滚、褡裢火烧、庆丰包子、蜂糕、卷糕、栗子糕等等,没等到潘家园呢,两人的手里就都是小袋子了。后来还是洛桐看盛栖梧手里快放不下了,才没有再买。
一进潘家园,人声鼎沸,因为是大集,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盛栖梧之前来过这边,所以就不时地为洛桐讲解着。大集的时候只有店铺是开门营业的,地摊只有周末鬼市的时候才会开放。
这让洛桐想见地摊的愿望落空,盛栖梧捏了捏她的手,“没事儿的,我们周六再来,到时候就能见到了。”
要说这古玩,洛桐是一窍不通,她就是纯粹对潘家园好奇,想过来长长见识。至于捡漏什么的,她是不敢想的。捡漏捡漏,需要实力、知识、运气等等缺一不可。
她又不懂古玩,运气嘛,也就一般般,洛桐自认自己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等馅儿饼从天上掉下来,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两人就在市场里随意地游走着,看到顺眼的店就进去看看,但是洛桐通常都是只看不买的。这些店伙计都是人精,那些人是真心想买而且又买得起的,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洛桐他们就属于买得起但是又不一定想买的人,这些店伙计各个都是舌灿莲花,说起古玩的故事来一套接着一套的。在他们的嘴里,古玩就成了路边的大白菜了。
洛桐也不是不想买,但是她一直都没有看到合心意的,直到她们进到了一家卖瓷器的古玩店。她是想买些花瓶的,但是那种现代的工艺品,她又觉得少了那么一股味儿。
她的要求也不高,民国时期的花瓶她都能够接受。这家店没有店伙计,只有一个店主。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在问清洛桐的需求后,很快就给洛桐找出了两对民国时期的细颈双耳瓶以及观音瓶。
这两对花瓶胎质洗白而轻,不甚坚致;釉面洁白润滑;绘画细腻,色彩清淡,画意奇幻,洛桐一见就很喜欢。在问清楚价钱后,两对花瓶小两万,洛桐也能够接受。
洛桐付钱很爽快地,店家也高兴遇到这种很干脆地顾客,投桃报李地送了一套紫砂的茶具。这个店主说话也很有意思,和盛栖梧两人就聊上了。
闲着没事情做的洛桐干脆就在店里闲逛,直到走到了角落的一个小架子边上才停了下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瓶
这个架子并不大,上下五层左右,摆放在角落里。架子上的东西也比较多样,有花瓶,也有一些比较旧的茶具什么的。吸引洛桐的不是别的,而是在最底下一层的架子上的一件砖红色的花瓶。
这个花瓶整体呈砖红色,不是常见的圆形,而是四四方方的,花瓶底比较小,越往上越大,但是到了颈部又忽然变小了,然后花瓶口又很大,整体看上去还比较有意趣。
洛桐并不是对这个花瓶感兴趣,而是她居然从这件花瓶上看到了只有植物才存在的绿光,绿光还很耀眼,都快及得上家里的那棵黄杨了,可是这花瓶是个死物啊,怎么会有生命之光?
洛桐越想越觉得奇怪,但是她记得盛栖梧有和她说过,在逛这些古玩店的时候,不要贸贸然地就上手,要等到主人家同意。于是洛桐走到柜台前询问自己能不能看看那边角落架子上的东西。
店主和盛栖梧聊得很投机,盛栖梧受自家外公的影响,对古文化很有兴趣,这不和这个店主就说到一块儿去了、见洛桐过来询问,店主一看就是角落架子上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很干脆地就点头答应了。
得到首肯的洛桐又走到了架子那边,在原地蹲下了。她现在对这个花瓶是越来越好奇了,将花瓶小心地捧在手里,洛桐仔细地端详了一遍,这才发现了这绿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原来是从这花瓶的底部发出来的,洛桐拿着花瓶,闭着一只眼睛从花瓶口向里看过去,想当然的是空无一物了。洛桐不由嘲笑自己犯傻,如果真的在花瓶里,也轮不到她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