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花农_作者:子曰与诗云(626)

2019-04-20 子曰与诗云

  他们这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这来料和加工好的东西都是要称重的,确保准确无误。这般确认好后,盛栖梧掏出两沓子钞票递给孙老。“孙老,您不要推辞,这是感谢您帮我们赶工的。”

  孙老笑笑,结果盛栖梧递过来的钞票,放到了一边的抽屉里。像他们这样的玉雕师傅,平日里也会有人找他们帮忙加工翡翠之类的,这些都是很平常的。

  盛栖梧也没有去看那些首饰,左右一会儿洛桐回来也要看待,到时候一起就是了。

  再说洛桐,捧着那枚玉扣,顺利地拐了个弯,找到了孙师傅口中的小李。说是小李,其实也已经三十上下了。

  听到洛桐的来意后,李姐很干脆地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给洛桐抛光这金丝墨翡。不到五分钟,这金丝墨翡的平安扣就处理好了,李姐对着光看了一眼,拿过一边的红绳,穿过这金丝墨翡,给洛桐挂到了脖子上。

  “玉美人更美!”李姐笑着打趣一声,洛桐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谢过后就去找孙师傅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手串

  办公室里,盛栖梧和孙老正说着这去平洲的见闻。看到洛桐进来,盛栖梧忙给洛桐倒了杯水,洛桐在他身边坐下,献宝似的将脖子上的平安扣摘下来给盛栖梧看。

  这抛光后的翡翠就是不一样,看着更加的透亮,在光线的照耀下更加的清透莹润。在盛栖梧垂眸看着手中的玉扣的时候,洛桐看到了摆放在镯子上的一个大木盒。

  在问过孙老这就是他们加工的翡翠成品后,洛桐迫不及待地打开来木盒,力图一睹为快。

  刚一打开,洛桐就发出了一阵的惊叹声。木盒内部是大有乾坤,里面用各个小格子隔开,还都用绒布垫的非常地平整,洛桐相信就算是直接做首饰盒,也是可以的。

  木盒里有四对金丝墨翡的对镯,都是最经典的圆镯。像这样的镯子再去雕花,无疑就是一种浪费了。

  这数量是盛栖梧定的,毕竟要匀给新新一对,剩下的自然就是让洛桐慢慢戴,每天换着戴也换换心情。

  其余的就是三串手串,一串自然是给叶少的,还有一串给盛爷爷,另外的一串就是盛栖梧留给自己的。再其它的就是如名片夹啊、领带夹、玉扣、戒面、扳指等,

  最后有的边角料,孙老就给做成了耳钉,中间自己还搭进去一些铂金等。当然了这剩下的也不能说是边角料,用来镶嵌其它的首饰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三串手串有两串是一样的,都是十八颗翡翠珠,中间再配上两颗黑色的像宝石一样的东西,下面还配了一块结牌。

  而另一串就是单独的十八颗金丝墨翡珠子,其余再无一物。

  之所以一眼就看出来,是因为这黑色的珠子上没有金丝,颜色也不如这金丝墨翡通透。

  “孙师傅,这黑色的珠子是什么?看着不像是翡翠啊?”

  洛桐拎起其中的一串,好奇地拨弄着这黑色的珠子,

  孙师傅瞥了一眼,“那是黑色的碧玺。”

  “碧玺?碧玺是什么?”盛栖梧也不懂这个,听孙师傅这么一说,他也来了兴致。

  “你们定的就是手串,这手串其实就是佛珠。”

  孙师傅没有和他们说这碧玺,而是说起了这手串的由来,洛桐和盛栖梧就乖乖地坐着听孙师傅普及这些知识。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孙师傅抿了一口茶,不疾不徐道。洛桐托着下巴,眼睛一边打量着这手串,一边竖着耳朵听。

  “手串由十八粒珠贯串而成,故称十八子。这玉手串和玉手镯的起源也非常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这种玉装饰品在历朝都有制作和使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小洛,你平时看清宫剧吗?”

  孙师傅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洛桐一愣,“看过啊,前几年不是很流行《甄嬛传》吗,我是一集不落,全都看过。”

  “孙师傅,怎么忽然说到这个?”

  洛桐是真心不明白,不是说手串吗,怎么说到了清宫剧了?

  “以前的朝代都是玉手串和玉手镯比较多,这翡翠手串则是从清朝开始流行起来的,而且都是风靡于上流阶层。”

  “清宫后妃,都是信崇佛教的,她们的生活较为枯燥,为了度过寂寞的宫廷生活,嫔妃们大都诵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