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学习一会儿,便来聊会儿天。
聊完了,又开始学习。
聊天时,两人心照不宣,十分默契,对高考、志愿、高考后要怎么疯这些事只字不提——现在还不是可以彻底放松的时候,要憋住一口气,到最后。
那三天,两人都是这样度过。
早上睡饱了,约在星巴克一起学习。
抱着平常心,轻轻松松刷刷题、看看错题笔记、背背古文——不指望靠这三天来一个逆袭,只求保持状态便好。
到了饭点,便上四楼。
上面全是吃的,两人一起吃个排骨煲,或吃个牛排。
火锅就算了。
老师建议大家这些天饮食清淡一些——天气热,加之心理压力又大,本来就容易上火,吃得太重口味了,整个人怕是会变躁。老师甚至说,最好肉也别吃,或少吃一些,否则容易消化不良。
那三天里,一美把单词书刷了一遍,把数学错题笔记上,自己标记下来的一直解不出来的题又重新解了一遍,错题本上的题,一美重复解了好几遍,解题步骤都要背下来了,便也完完整整地解了出来。把自己列的文综大纲看了一遍,又解了些题。
自上了高三以来,答完题,自己对答案的瞬间,一美每天不知要经历多少次,但每次经历,一美也都一如既往地心惊肉跳。
英语——选择题正确率与以往出入不大。
数学——由于没有限制时间,更是把题全都解了出来,除了一道填空题,其他答案全部正确,只是不知答题步骤规不规范。
只是到了文综,选择题却错了很多。
这让一美感到不安。
于是看了参考答案,把错误的题理解透彻了,便又做了一套文综卷子,这次政史地加在一起,选择题只错了一个。
一美这才放心了。
这是一个做心理回归的过程。
她要的,不是多记一个知识点,或多背一道大题,而是一种——我已经复习透彻了,丢掉所有教材、习题、笔记,你怎么考我我都不怕的心理状态。
这三天里,一美也尽量避免说起,或想起“紧张”二字,哪怕忍不住问了自己一句你到底紧不紧张,也一定肯定地告诉自己——不紧张。
扼住它。
不能让它在自己全身蔓延。
高考很快到来。
考试当天,整条学院路都封路了,不准车辆通行。
叔叔婶婶一起送一美到考场,叔叔开了车,在拐入学院路的路口放下了婶婶一美,给一美加油打气,便上班去了,婶婶则陪一美一起来到了校门口。
婶婶这两天请了假,全程陪一美考试。
考场设在一美念的林城一中。
大老远,一美便见校门口人山人海,学院路两侧还设了两排棚子,里面提供矿泉水,天气炎热,供前来陪考的父母稍作休息,免得中暑。
是由叔叔单位赞助的。
棚子上、水上,全是那企业的名字。
走到校门口,婶婶也没再嘱咐什么。
一美和婶婶摆摆手。
婶婶头微微歪着,脸上流露欣慰的笑,语重心长地点了点头——那点头,不只是对一美摆手的回应,更是对一美整个高三,乃至一美整个人的肯定。
一美又做了个加油打气的手势,便走进了学校。
来到教室。
教室里,大家书桌上一摞一摞的书大部分都已经撤走了,箱子也拿回了家,整个教室看上去便敞亮了许多,大家正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等时间差不多了,班主任发下了准考证,便带着大家一起下了楼,走进了考场。
坐在考场上——
其实一美还是有些紧张的。
只是紧张中,又带着些许兴奋。
好在第一科是语文,一美最不担心的科目,整场考下来,交上了卷子,一美想,其实也不过如此。
抱着一颗平常心——反正她的准备是充分的,她是问心无愧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她堂堂正正接受检验,看看这些年自己的努力,到底值多少分。
答题时间还是很充分的,一美答完题,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两遍,还润色了一下作文文笔,等时间到了,便交上了卷子。
走出考场,刚好遇上周楚儿、林琳,三个人便一边聊着考试题目一边走出了学校,周楚儿凭着记忆和林琳一美对答案,发现三个人的选择题答案一模一样,于是周楚儿兴奋得欢呼起来,她的选择题答案,一定是全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