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校园的休闲日常_作者:庄九儿(41)

  叔叔这才会说一句:“是我弟弟家孩子。”

  有一些叔叔阿姨,也会给一美塞钱,只是数目比书庭少一些,常常给书庭三五百,给一美一二百。

  客人离开后,婶婶把书庭拉到一边:“老规矩,待会儿上交80%的税,剩下的你们自己内部平均一下,听到没?”

  书庭有些心烦,跺了一下脚,说:“知道啦!”

  她负债累累,而一美是债主!一美都有小金库了!妈妈要搞平均主义,怎么不搞得彻底一点,把一美那小金库也平均了,多好!

  一天下来,水果、饮料箱子在客厅堆了三摞,书庭收红包收到手软。

  只是到了晚上,两人把钱一并交上去,婶婶扣下80%,两人再一分,每人只分到600块。

  书庭又欠了一美300,于是相当于只剩300。

  本来四五千都到手了,结果一下缩水成三百?

  拿到钱,书庭数了数,便“哼!”了一声,气鼓鼓地回房去了。

  见书庭口服心不服,婶婶誓不罢休,追进房间又对书庭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你可别觉得亏。礼尚往来,他们给你钱,我还得给他们小孩儿钱呢,说到底,还不是我的钱进了你的腰包里。”

  “哎呀!你出去出去!”

  说着,书庭把婶婶轰出了房间。

  而姥爷,见自己大孙子不高兴,忙把自己准备好的大红包拿了出来,给了书庭一美一人五百,并当众警告凤仪,不准刮地皮。

  书庭拿了钱,这才高兴了。

  第17章

  [开学]

  元宵节,婶婶煮了一锅白白的汤圆,软软糯糯的,一口咬下去,黑芝麻陷便会甜甜地流进嘴里。

  过完了元宵,姥爷便回家去了。

  婶婶从冰箱拿了一堆冻虾、冻鱼、冻肉给姥爷带上,一边收拾一边说:“爸,回去之后这些马上放冰箱里,啊?”

  “知道了。”

  “要不一化一冻的,容易坏。”说着,婶婶从包里拿出五千块钱,拿给姥爷。

  姥爷笑道:“哟!这怎么好意思。”

  婶婶白了他一眼:“得了吧!都是您的钱,您又不是不知道,退休金卡都给我们了。”说着,一把把钱塞给了姥爷。

  姥爷笑着:“那我可拿着了?”

  其实姥爷也是一个隐形小富豪。

  工资高,又简朴了一辈子,家底儿不知有多厚。

  平常吃的、穿的、住的跟难民一样,只是一遇到大事,比如书庭升学、婶婶生病住院,每一次都大把大把往外拿钱,出手豪气得很。

  老爷子不差这五千块钱,只是喜欢女儿关心自己、孝敬自己的感觉。

  吃了饭,叔叔便开车送了姥爷回乡下。

  …

  过完元宵,没几天便开学了。

  婶婶知道她们手头有钱——

  屁大点儿孩子,人手拿了一千一,简直富可敌国了。

  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书庭手上有了钱,便不听妈妈的了。

  比如前几天,书庭要和朋友出去吃麻辣烫。

  婶婶说:“吃什么麻辣烫啊?家里这么多吃的!什么荤的、素的、丸子、水果都有,不比麻辣烫好吃啊?你爸一天到晚下馆子,你姥爷也走了,早上做这么多菜,你走了谁吃?”

  书庭已经穿好衣服,走去穿鞋:“你跟一美吃呗!”

  婶婶从厨房走出来,下最后通牒:“郑书庭,叫你别去,听到没有?”

  书庭继续穿鞋:“哼!反正我自己有钱。”说着,便穿上雪地鞋,出门了…

  婶婶暗暗想——果然,孩子是一有钱就不听话!

  于是,为消耗地方财力,巩固中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婶婶开始百般克扣公款,连每学期五十的学习用品钱,也压着不发了。

  书庭和妈妈理论了一番,但最后,妈妈用一句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反正钱在我手上,我不给”,赢得了此次争论的压倒性胜利。

  书庭用力“哼!”了一声,便拿上自己的钱,和一美买文具去了。

  每一次开学前,到文具店买文具,回家整理笔袋、书包,为新学期做准备,这种感觉都是极好的。

  一美想着,这个学期也一定要好好努力!

  第二天一早,书庭和一美早早起了床。

  开学第一天不上课,只是去打扫卫生和拿书,不算正式开学,是不需要穿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