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10)

  兄友弟恭,做父母的总是喜闻乐见,看到这温馨融洽的一幕,田氏与谭瑶忍不住绽开笑容,谭父也不好再说什么,神色转霁,勉励了兄弟俩几句,举起快箸用起饭来。

  …………

  三日后,谭璇随着爹娘哥哥姐姐去家住平江巷的外祖家拜寿。

  平江巷地处平江府中心,在平江河边,宦官富贵人家的聚居之地,曲水流觞,花木成荫。

  田氏在平江府有些名气,不少族中子弟在朝或地方为官,谭璇的大舅田昀和现任吏部郎中,田老太爷六十大寿,自然有不少人前来。

  一家人乘马车载着提前备好的贺礼沿官道去往田府,谭家爷三共乘一辆,谭璇本想拉开车帘,一睹平江街景,可看着对面凝思端坐的父亲大人,颓然作罢。

  随着车夫嘘了声,马车缓缓停下,紧接着听跟车的小厮在车窗旁道:

  “老爷公子,前方有车马挡着,不好过去,走几步就是老太爷府上。”

  闻此言,一旁的谭玠拉开车帘,谭璇透过小窗看到道路上有行人的车驾,约百米处的府宅外,低调的门脸匾额上缀着红绸布,门前的田氏族人和小厮们正忙着招呼贺寿的宾客们。

  “那咱们就此下车吧,璇儿,你外祖府上宾客众多,且不可如往日般顽劣!”

  谭墨起身下车时,尚不忘提醒小儿子,今日过府为岳父贺寿的人中,其中不少平江府上有头有脸的,怕他在旁人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将来的前程。

  “爹,您放心吧,儿子知道轻重,不会惹事生非。”谭璇忙点头应道。

  第6章

  跨过门槛,里面便是次递展开的三进宅院,因后院临着平江河,有个景色怡人的花园,比普通的三进府院面积大的多。

  田府的小厮自是认得他们一家人,笑容满面的引着几人往田老太爷夫妇居住的承安院去。

  整个院落如恬雅的水墨画般浓淡得宜,假山峋石水榭流觞相映成趣,谭璇暗中啧啧称奇。几人心情都不错,只不过谭墨神情中略带一丝紧张。

  年轻时,他也是一位风采照人的翩翩少年郎君,十七岁考中了秀才,被家族寄予厚望,不然田家也不会同意把宝贝女儿嫁给他。

  只是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屡试不中,如今竟然还成了一名商人,每当逢年过节来田府时,总觉得矮半截一样,这也是他异常盼望两个儿子成才的一个重要缘由。

  时辰尚早,但府中随着宾客的陆续到来,渐渐喧嚣起来。刚至院落拱门口,已隐隐听到里面的说话声。

  在接近正堂时,谭璇也开始有了紧张感,尽管这些日子,他努力让自己的性情与原主不要出入太大,即使用功读书,也要有个渐变过程。

  可人老成精,难保不会被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田老夫妇看出差别来。

  碍于世俗礼仪,男女宾客并不在一处,他们先至会客厅春华堂拜见田老太爷。

  目前到府的宾客大都是田氏族人以及平时来往频繁的好友,气氛十分融洽,正陪着老爷子说话。

  “小婿请岳父安,愿泰山大人寿比南山松,福如北海水!”

  “女儿贺父亲寿诞之喜,愿您身康体泰,春秋不老!”

  夫妇带着三个儿女躬身先向田老太爷行礼,紧接着又对厅中坐着的众人招呼问好,大家皆含笑颔首回应。

  “子文,珍娘来了,晨起时你娘还在念着你们呢。璇儿身子可好彻底了?我道近些时日怎不往府上跑了,今后要稳重些,不可再莽莽撞撞!”

  田老太爷并未因女婿举业不顺改行从商看低几分,反而在许多事情上处处关照,见到小外甥时,想起他受伤一事,关心的同时又严肃的叮嘱。

  “璇儿知道了,外孙儿祝外祖寿比万年松,福如天上星。”谭璇乖巧称喏后,说出早准备好的贺词,庆幸自己多想了几个,不然卡壳真丢了人。

  “哈哈哈……好,好,祖父一定看着你金榜题名成家立业……”田老爷子捋须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厅堂中在座的客人也跟着他呵呵笑起来。

  “璇儿转眼都这般高了,三年前才这么点大,脾性也比少时稳重些,今后要用心攻书,过两年才能如你几个哥哥一样到四大书院读书。”

  坐在一旁的田昀和,神情和悦的抬手比划着小外甥六七岁时的身高,观其唇红齿白乖巧伶俐,心生欢喜,忍不住勉励几句。

  他在朝为官,平时不便回老家探望,在京都已有几年,此次父亲六十大寿,特地向朝廷告假两月,昨日酉时才风尘仆仆的赶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