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202)

  “村里人平时打的鱼贝可是还需费力运往海陵府?”海陵府也是临海府城,紧邻闽府,华朝重要的水上通商府城。

  “那能有啥法,谁让人家有盐田哩,近两年海里的鱼儿虾的也学贼了,不往近处跑,村里人得出远门才能混饱肚子。听闻县里来了个青天大老爷,海神娘娘观音菩萨保佑官老爷能给俺们指条明路……”

  谭璇听了底层老百姓发出的希冀之声,心里五味杂陈,原本轻松畅快的游玩心思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望着远处挤在一堆同孩子玩闹的孩童,长叹口气。

  “放心吧老爷子,县官大人定会想办法让大家吃饱饭,有银子使。”敛起愁绪,忙笑着安慰围在一处的村民。

  “真要有那么一日,俺们在祠堂里为知县老爷立长生碑,早中晚三柱香保佑大人长命百岁!”人群堆里有人附和道。

  “还不止哩,朔日望日莲花寺进香祈愿……”

  ……

  傍晚海风渐大,夹带着一股冷意,即便再暖和,毕竟正月头,谭璇忧明锦身子弱耐不住,陪儿子在海边玩闹会,带着村里人送的海螺花贝并半木桶活的小螃蟹回了九龙镇的客栈里。

  车中,谭璇忍不住走神,一会想着明日的九莲山之行,一会回忆海边村民迷茫的神情。

  第103章

  考虑到山路难行,次日清晨一家人早早起床, 并吩咐山竹去昨儿吃饭的食肆查看卖柴的村民是否已来镇上。

  “阿爹, 儿子可不可以让小蟹随咱们一起回家?”十六吃着热腾腾的蒸糕,还不忘瞅几眼几步远棕榈树下的小木桶。

  “问你娘, 你娘说行,咱就带着。别看了, 呆在桶里它们又不会扎翅膀飞到天上去。”

  昨儿提前与主家说好,早饭直接在客栈里随便吃点,主家便将饭桌放置在植满花草清幽安静的后院里。

  “问我什么?”梳洗妥帖的明锦推门步入后院,听入半截父子俩的对话, 莞尔笑问道。

  “阿娘!阿爹问阿娘咱们能不能将螃蟹带回家?”十六放下手中饭食,起身端端正正行了礼, 一板一眼的回答。

  “臭小子,何时变成老子问的了?!”谭璇笑骂道。

  “阿爹明明说要问阿娘的……”

  “行了,快些用饭。暂且先带上吧,山中多泉水溪流,若挨不住, 到时再放归便是了。”

  明锦将满脸兴奋准备跑去瞅几眼螃蟹的儿子拉到身边坐下, 递上羹勺催促其喝粥。

  没过一会, 山竹前来禀告说送柴的村民在外面等着,谭璇喝罢海鲜粥漱了口, 让明锦与儿子慢慢吃, 方走出见那人。

  听饭馆的主家说给自己找个轻松的活计,张大山心里非常高兴, 感谢一番便随山竹一起来到客栈候着雇主。

  见了谭璇,大山莫名感到有丝紧张,局促的躬身道:“大山问老爷好,跟老爷拜年了!”

  谭璇察觉他神色紧张,笑了笑,语气随和,“大山哪个村儿的?昨儿听人讲九莲山上有个莲花寺,娘子路经此地想去进柱香,苦于不知禅寺具体地方,只好麻烦大山带一程了。”

  “不麻烦,不麻烦,俺村叫兰花村,就在九莲山脚下,方便的很哩。”大山慌忙摇头,见谭璇态度和善语气亲和,心里的两分局促感随之消失。

  “兰花村?”难道不应是莲花村吗,谭璇纳罕,不由疑惑问出声。

  “大多数外乡人起初都如老爷您一样,以为听错了哩,因俺村里不少人侍弄兰草,才叫这个名。”大山笑呵呵的解释兰花村名字的由来。

  谭璇颔颔首,兀自笑了笑,思维定势要不得。

  九莲山坐落在九龙镇最北面,地势并非陡然增高,而是平缓逐渐拔高。

  山路逶迤,风景如何秀丽,春花如何锦簇自是不用提,一个时辰后方至九莲山山下。

  路途中张大山为大家讲了不少有关九莲山的各种传说,谭璇对此山了解不少。

  “大山,你们山脚的村民除了垦荒砍柴,可还有其它营生?”一路行来,透过壁窗,可以看得见当地百姓开垦的方块农田,阡陌交通间杂池塘,别有一番景致。

  未到山脚下,夫妻俩耐不住活泼好动的儿子央求,便下了车,边走边游览风景。因莲花寺加之山势并不陡峭,铺的有山石路,不是太劳累。

  方才他们下车时,张大山无意扫了一眼明锦,见其身姿楚楚眉目如画,气质温雅,心道怪不得要来莲花寺上香,一看就是个心善之人,跟前的孩童似画上的仙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