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219)

  ……

  因谭璇的陈情书写的真情流露,句句肺腑,并且保证不耽搁建塘最终工期,知州大人向知府大人请示后,准许了谭璇的请求。

  到了五月末,谭璇真正见识了闽府的梅雨季节。

  第114章

  连降半个月大雨,沟满塘溢, 而且没有要停止的意思。瞧着势头不太对劲, 谭璇迅速动员县中百姓,无论男女老少, 能帮得上忙的都加入进来。

  妇孺在家用毛竹条编装沙砾卵石的竹笼,用来筑江堤海堤。

  “这些日子辛苦马大人了, 天气虽然炎热但整日泡在水里,再壮实的身子骨也受不住。如今情形可离不开你,当保重才是。”

  连日降雨,道路泥泞, 马志才的车驾不小心陷进路边的泥淖里,车轴被折断, 恰好遇见谭璇,遂载其一程。

  眼下防汛工作重于一切,县衙众官吏在九龙江两岸排班轮值,淋雨趟水非常辛苦。

  “下官多谢大人关怀,大人公务冗忙仍冒雨前往江堤巡查, 让我等汗颜。”

  双腿在水中泡了一整日的马志才, 听了上官暖心关切之语, 顿时感觉腿不似方才那般凉了。

  望了眼相对而坐的年轻上司,马志才心思复杂, 想他为官十几载, 不论廉洁奉公的还是鱼肉百姓的父母官均遇到过。

  但眼前这位行事最让人佩服,兼顾周到不失公允, 先前的轻视之心早不知何时被抛到爪哇国去。

  突然想起一事,内心纠结少顷,扫了眼面露疲态的谭璇,咬咬牙,轻声道:

  “大人,过两日天儿好了些,拙荆准备前往郡城别院休养。听她讲尊夫人身怀六甲,现在清河县雨急风大不利养胎,若不嫌弃,不如同拙荆结个伴?”

  谭璇心头一跳目光闪了闪,抬头盯了略显不自在的马志才半晌,拧眉沉思不语,狭小的车厢中静的出奇。

  去郡城?这是提前让家眷往郡城避险啊,尽管谭璇心底已赞同了对方的提议,可仍觉得不是滋味。

  动员全县百姓参与抗洪行动时,喊的口号可是: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护卫家园!

  方今大洪未至,百姓尚且坚守在第一线,身为官吏的反倒将家小安置别处避难,真是打脸。

  见谭璇紧眉静默,马志才暗生悔意,自责不该如此莽撞提此建议,其实往年这个时候除了县衙各官吏外,大户乡绅也多是如此。

  马志才担心上司第一年来清河县,不清楚此事,恐其误会自己临阵出逃官品败坏。

  正要张嘴委婉解释,却听谭璇叹了口气,幽幽道:“也好,回去本官便让夫人收拾包袱行装,她身子不便,恐怕到时麻烦马夫人费心了。”

  谭璇尽管心里有些别扭,可其不是迂腐之人,假若情况危急,妻小不在身边,反而使能全身心的应对灾难。

  而且马志才的一席话给他提了个醒,凡事需未雨绸缪,县城中有不少地势高的安全地方,先遣人择几处,若再连续降雨便让老人孩子慢慢转移过去。

  心情紧张的马志才听闻,悄悄松口气,忙笑说:“寒舍陋室粗茶淡饭,尊夫人不嫌弃就好,怎好说麻烦。”

  “那本官谢过马大人了。”

  ……

  马车刚停在家门口,天空便又哗啦啦的下起暴雨,谭璇接过小厮手中的玄色绸布伞自己擎着。

  借着羊角灯散发的微弱光亮,举头望向连珠成线的雨滴,心情愈发沉郁。再继续下,天就要破了。

  走进内院中,看到粗使的婆子在偏厅中烘烤衣衫。唉,雨天连绵,那么多衣物都不够换洗的,尤其是他到江边巡防时,车中还得备两套衣物。

  明锦清楚工地上的伙食不好,让家里的厨娘在灶房备着各种吃食,以便丈夫回来有热饭吃,每次谭璇说麻烦时,她总会说自己有了身子饿得快。

  “别夹了,你也歇一歇。”谭璇看着碗碟中越堆越多的菜肴,忙笑着制止帮忙布菜的明锦,又指指面前她的杰作。

  明锦拿筷箸的手顿了顿,“今晚回来的早,多用些不妨碍。”说罢,又为其盛了碗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放在他面前,方扶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慢慢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饭厅中只有夫妻两人,丈夫埋头大快朵颐,而妻子则是面上漾起浅浅笑意,深眸溢出不做掩饰的温柔,默默陪伴。

  喝完最后一口汤,谭璇心满意足的撂碗,依着椅背喟叹一声,与明锦柔光潋滟的眼睛相对,笑将起来。

  舒展了筋骨,谭璇将坐下椅子往明锦身旁挪了挪,握住她小腹上的素手,笑问:“今儿孩子没闹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