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226)

  另外一位年轻官员起身,反驳司水闸官,态度恭谨,然而微敛的眸光中划过一丝不屑,心底唾骂着。

  知州尽管心底不悦,可也知他道得是实情,据外出查探下游百姓灾情状况的下属禀告,现今沿江两岸一片水国,只看看露出屋顶。

  灾情比往年严峻,恐怕自己这个知州亦要受责罚,皱眉思索时,印堂中间的川字针纹愈发深刻。

  瞥了眼拍马屁的司水闸吏,神色一变,沉沉的盯住其喝道:“三月前本官曾叮嘱你们司水司趁夏汛之前,将水库清淤固基加高。尔等丝毫不将本官命令放在心上,如今擅自开闸造成人祸,还想推脱罪责!来人,将司水司李山押入大牢,待本官奏请知府大人再做定夺!”

  司水司吏被知州大人突然变脸惊愕的目瞪口呆,直到被带刀进来的衙役扭着膀子羁走时,才挣扎着惶恐大喊冤枉,“大人,昨晚卑职向您禀告后,得大人允诺才开的闸啊……”

  “哼!本官被你不实之言若诓骗,一时心急下的令!”知州重重哼了声,摆摆手让衙役迅将人拉下去。

  其它官员见司水司官被捉拿问罪,心里不由松了口气。有的官员摇头叹息,句句为受灾百姓感慨。

  接下来,郡城领导班子开始商酌救灾的各项措施。

  ……

  话说谭璇从县郊返回城中,见灾情虽没减轻,甚至因源源不断的灾民汇聚到城中愈发严峻,但百姓面上的恐慌消散许多。

  天光大亮,整个县城满目苍痍。

  眼看浑水中的灾民比肩接踵,稍有不甚便会发生摩擦,人多易生事。

  谭璇瞧着不是办法,于是淌到县衙石阶下,清清嗓子,让面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扬声朝黑压压的人群道:

  “咱们从洪水里捡条命不容易,现今境况艰苦,大家聚在一处逃难也是缘分。乡亲们彼此互相忍让,大的让小的,男丁谦让妇孺,齐心协力把眼下这个难坎渡过去,大伙说,好不好!”

  一直跟随护卫的两名衙役看见难民神情萎顿,脑子反应太慢,带头握起拳头嘶吼,“好!好!县令大人英明!”

  被他们感染,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双手被占着的百姓无法握拳举胳膊,但麻木的神情有了神采。

  “好!好!”

  “抗过水灾!”

  “听县令大人的没错……”

  ……

  谭璇见群众激情被调动起来,趁热打铁,伸掌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稍作安静。

  “方才本官从县郊粮庄回来,得知咱们粮仓暂时无碍,存粮虽不太多,但应付些时日不成问题。待水势一退,晚稻栽种时节并未耽搁……”

  大灾面前,百姓心存希望特别重要,谭璇发挥好口才,对城中百姓进行一翻激情演说,让群众瞬间热血沸腾。

  正当谭璇派人撑着已做好的竹筏查探其它乡镇情况时,陪主簿刘华前去九龙镇的衙役回来了。

  第118章

  见到人谭璇心中大喜,终于有九龙镇的消息了, 大水淹县, 消息闭塞。眼下人手不足物资匮乏,只能先顾及城中难民, 至于略偏远的村镇,刚刚才腾出人手去查看。

  “禀告大人, 刘主簿怕大人焦心,让小的回来送信。镇里百姓无甚大碍,都躲在九莲山避难呢。”

  原来自谭璇吩咐在九莲山建兰草生态园后,有些眼光长远的民户使银子获得里正的准许, 在周边无主之地垦荒建宅。

  其它村民纷纷跟风,短短两三个月昔日高低不平的溪沟土坡被整平, 俨然成了一处小平原,只待徭役结束后建新房。

  九龙镇临海村落里的村民早在台风来临前已转移走,待通知的大部分为离海远居于山脚下的百姓。

  刘华深一脚浅一脚从县城抵达镇上,已费了不少时间,再沿湿滑泥泞山路进村, 更加不易。

  等将谭璇的命令一一传达后, 再出发已是危险重重, 不得已将民众召集到山腰避险,以防山洪突发。

  人无事就好, 谭璇心口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生凉食物吃一两顿也许无碍, 但若饮被污染的生水,必然造成身体不适, 重着甚至丧命。

  可现今恰恰柴炭紧缺,到处都是洪水,连烧火的地儿都不好寻,谭璇抬头瞅了瞅远处的城楼,心里顿时有了主意,看来只有在上面烧火做饭了。

  阴雨在洪灾发生的第三日才离去,拨开云雾见太阳。本是六七月份最炎热酷暑时节,地上积水尚未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