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74)

  碧水湖面积很大,因满湖莲花而得名,离书院只需半个时辰的脚程,红日在湖面上方冉冉升起时,谭璇恰巧看到了这一夺人心魄的美景。

  寻了个没人的地方,深吸几口气,对着眼前盛开的莲花大声的呼喊起来。

  “啊……”

  连吼几嗓子,瞬间心中浊气吐露殆尽,很是舒畅。

  “莲花仙子都被你给吵醒了,中气挺足的。若有劲使,同我去湖里打水草,年纪轻轻的,眼光放远一点,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家姑娘不行,咱就另找一家!”

  正当谭璇心中舒畅,双手掐腰,欣赏着眼前美不胜收的风景时,一位同样头带斗笠的老伯划着小船来到跟前,冲他嚷道。

  还一副我就知道你被人家姑娘给甩了表情,颇为好心的劝慰几句。

  谭璇:“……”

  “上来吧,看你挺壮实的,浑身有劲没处使,今日老伯请你吃莲花鱼。”

  失恋就失恋吧,上船体会一下误入藕花深处是什么感觉。

  …………

  “年轻人啊,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哩,有啥好想不开的。”船上的谭璇小心翼翼扯着莲花丛中的水草,生怕一不小心掉进了湖中。

  一旁的老伯抽了最后一口旱烟,照着船舷磕了磕烟灰,看着满头大汗的年轻小伙子,抖着花白的胡子慈祥的笑了起来,把烟秆别进腰带里,摇着撸往回赶。

  “老伯您说的对,回去我就找下家去,包块水田,植几亩槡树,再生个大胖小子,好生过日子。”谭璇想,若自己再不表态,老伯是没打算让他下船了。

  “呵呵……”为情所困的小伙子不知道在湖边遇到多少,老伯瞅着小哥幡然悔悟的模样,充满了成就感。

  从船上下来时候已经不早,天空已挂着老大的太阳,每年六七月份会有不少人来观荷,沿着湖边建的有不少凉亭。

  谭璇环试四周,寻了处人少的地方,擦擦脸上的汗,取下斗笠像老农一般扇扇风,喝口水缓过劲,开始静下心来作画。

  当明锦漫步环湖而来时,便看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少年盘腿坐在凉亭的长石凳上,神情专注于宣纸,笔下勾勒不停,一小缕青丝因下湖捞水草的缘故从濮巾下溜出,配着领口大开的单衣,有一种落拓不羁之感,明锦一时竟看得有些出神。

  “锦姐姐!你怎么在这里?!”当收了最后一笔,谭璇长长嘘口气,起身活动下筋骨,找水囊喝水时,竟遇到了明锦,即惊喜又有些疑惑。

  “阿晔他们在湖中船上,我随意走走。”

  原来清晨起床,田文瑄得知表哥一人跑到碧水湖去了,说什么也要拽着其它人一起过来,明晔想着姐姐自来江宁后还没出过寺院,便接她一起过来。明锦不想和男子同乘一舟,于是沿湖而观景。

  “哦。恩,锦姐姐着男装也好看!”见明锦穿着自己为她置办的月白色长衫,青丝用同色濮巾束着,若远远的看,一位翩翩少年佳公子,近处观看很容易识破。

  “油嘴滑舌!”明锦怒嗔了一句,头微微撇开,掩在秀发下的耳尖鲜艳欲滴。

  “锦姐姐腹藏锦绣文章,能不能今日为阿璇和诗一首?”

  谭璇自觉脸皮厚的很,根本不把她的羞恼放在心上,方才灵感突发,下笔如有神助,做的画非常满意,打算珍藏起来,唯一遗憾的是缺首和诗,可惜自己的那些打油诗不登大雅之堂,恰巧遇见明锦,于是厚着脸皮央求。

  “可!”明锦见他面上汗水墨汁皆有,像个孩童求糖的模样,柔笑着颔首应允。

  喜的谭璇赶紧把墨画递给明锦,又狗腿似的亲手拿笔蘸好墨才交给她。

  “怎又成了‘日月散人’,之前的‘冬篱散人’不用了?”明锦观过画后,眸中闪过一抹赞许,可看着落款不是几年前的了,疑惑的问道。

  “锦姐姐竟还记得我曾经的小号!这不是他们几个都知道了吗,就另取了一个,姐姐可千万别说出去啊,不然又得费脑子去想。”

  之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突然有一日忆起古朝鲜有位著名的书画家的小号叫日月散人,便偷来一用,对明锦一口能说出自己曾经的笔名,谭璇非常惊讶。

  明锦不答他的问话,柔白素手接过笔,在落白处题道:

  “清影纵湖十里香,舟舸乱入丛中央,萦波田叶沾清风,水光秀色静年芳。”

  字迹是端秀圆润的小楷,十分漂亮。

  “锦姐姐好才华,若下场科考铁定能中个状元!要不要题上姐姐的小号?”读完一品,谭璇喜不自禁,灿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