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86)

  待谭璇走后,乔氏旁敲侧击的问儿子两人因何事起了争执,明晔偷偷的瞄了眼在旁饮茶的姐姐,支支吾吾的临时编了个谎话。

  院试结束后,他们还要返回香山书院,谭璇想等见到傅裕把书肆的红利结了再前往江宁。

  没过几日,傅裕的书童三福满脸喜意的来府上说他家公子回来了,自上次府试考中童生两人一直没见过,此次要请谭璇去香满楼吃桂花鱼。

  “阿裕恭喜啊,再加把劲,后年院试一过你也是秀才了!说不定今年若下场能中呢!”去傅府的路上听三福说傅裕今年的县试府试考的不错,见面后笑如春风的拱手向他道贺。

  “同喜同喜,听我爹说了,呆在臭号里还能考得第三,明年我等着吃你的解元宴!”自考中童生后,傅裕心情十分不错,不理他的打趣,考童生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更别说秀才了。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不然以后我别想在平江士子里混了。”谭璇瞪了他一眼,无比郁闷的想,当初是哪个挨千刀的人说的,害得自己无形中成了多少人的假想敌。

  “这不是只有咱俩吗?阿璇,今年我能榜上有名,真是要多谢你。香满楼已订好了位置,咱们先过去吧,我爹在那里等着咱们。”傅裕不在意的白了谭璇一眼,而后想起他爹交代的事情,忙说道。

  香满楼在府城城郊,坐马车还得大半个时辰,得提早出发。

  “伯父也在?”闻言傅父也与他们一起用饭,猜想定是有事情要商量,难道是与江宁密卷有关?

  江南的中秋时节,有股天高云淡的干爽之意,秋阳高照,湖水澄澈,一眼望不到边的太湖面上荡着点点扑鱼捉蟹的渔船。

  “几日不见贤侄,愈发的丰神俊秀。阿裕这次府试能过,离不开贤侄的功劳,今日伯父备下酒席,略表谢意。”酒楼好,订的位置也好,在三楼依窗的位置,远处广阔的太湖之景尽收眼底。

  谭璇觉的一段时日不见傅父,他肚子又大了不少,也越发红光满面。听了其恭维声,谭璇礼貌性的笑了笑谦虚的说:

  “伯父太过客气,阿裕能考中童生我心中也为他高兴。”

  随后佳肴依次而上,三人客套一番,渐渐的说起正事。

  “伯父准备在各郡城开分肆?嗯~我觉得可行,不过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傅氏书肆本来就是平江府第一大书肆,自去年开始售卖江宁密卷后,更是名声大震,连周边郡城的不少儒生也前来购书。

  如今在下面的郡城开分号是个好时机,只是平江府其它书肆也不少,但心傅父行事霸道,不给同行的人留口汤喝,犯了众怒。

  “贤侄尽管放心,分肆所售的题册也算在红利里。”以为谭璇是为红利的事情担心,傅父饮尽杯中酒,表现的颇为豪爽。

  “小侄想说的是做事留一线,伯父吃肉的时候,当给旁人剩口汤喝。”

  第42章

  傅父听到谭璇的话,也明白其中影射之意, 脸上堆着的爽笑僵了僵, 傅裕先是瞄了下有点尴尬的老爹,再是神情复杂的望了眼朋友。

  “贤侄说的是, 伯父从商几十年,怎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尽管心里生出不悦, 可傅父面上不显,笑着连连称是。

  谭璇既然把话说出来,就不怕他生气,有些话还是言明在先的好, 万一将来若真有什么事,那也只能怪是自己作死的。

  “江宁为科举大郡, 但离府城太远,伯父时常琐事繁多,怕照应不到,到时还望贤侄能前去多加看顾才是,有贤侄在, 那里的买卖伯父就放心了。”

  其实这才是傅父的真正用意, 谭璇经院试一事, 在士子们颇有名声,且又在香山书院读书。

  有他来照应江宁郡的分肆, 买卖必差不了, 有了府城和江宁郡的生意,还愁赚不到钱?

  “这恐怕不妥吧, 伯父您也知道,明年是三年一度的乡试大比,应考秀才近万人,其中才子如鲫。小侄能挤出空暇应付题册已是极限,怎能本末倒置弃举业而不顾呢。”

  此时谭璇才明白傅父宴请他来的用意,有些不悦的皱着眉头,人心不足蛇吞象,当时双方已有言在先,分工明确各不相扰。

  听到这里心中已产生离意的想法,看来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中断与其的合作。

  “是啊,爹,你不知读书多辛苦,阿璇明年就要乡试,哪有那么多空闲去帮忙看顾书肆。要不这样吧,反正后年才是院试,到时我去江宁那边照看一下,刚好在功课上若有疑惑,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阿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