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人家_作者:小树要长高(89)

  “上个月还道何氏书肆没有售卖咱们童生秀才所用的题集册, 昨儿去郡城我便发现一家,是新开的。听掌柜的说以后每月的旬日,书钱要比往日便宜两成!”

  正午十分,书院的饭堂中坐满了用午饭的学子们。

  一眉清目秀身着蓝袍儒衫的少年,对着斯文用饭的另一位少年眉飞色舞的传达这个好消息。

  “田兄,你说的那家书肆我晓得,大前日刚开的,到里面瞅了一圈,耐不住手痒,一口气买五六册书册,不只书钱真是便宜。我还听说书肆的东家为了供给咱们更好的试题册,出银子有偿向广大士子征集试题,一经选中不但每道题目给五文钱,而且在购置题册时,书钱只有五成。”

  斜对面坐着的另一位修眉俊目的少年,听此言,放下手中的筷箸,把食不言寝不语的君子之礼抛却脑后,隔空传话,与刚刚那个蓝袍少年说的不亦乐乎。

  这两位学子不是旁人,正是为提高自家书肆知名度做宣传的田文瑄与谭璇。

  明晔与王林自知口拙,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王婆卖瓜面红结巴,遂把这一重任交给了谭田两人,交换条件是他们俩多负责书肆的账目三个月。

  周围正安静的用着饭的士子们听到两人的交谈内容后,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嗡嗡的议论起来。

  “他们说的没错,前日我也在郡城听说了,试题册不错,同咱们书院藏书阁里往年的院试题型大致是一样的,试题构思甚妙。”

  “一道题目五文钱,这可比抄书轻松多了,只是不知消息的真假……”

  “既然掌柜敢放出话,也假不到哪里去,真假如何咱们旬日休沐时亲自一探便知。”

  …………

  观察大家的反应,谭璇不动声色的冲一本正经的与大家分享消息的田文瑄挑了挑眉,眸光扫到憋笑的明晔和王林,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

  为了保证书肆正常运营和功课不落下,几人每日忙的不可开交,走路恨不得脚下生风。

  “阿裕,既然来了,就多住几日,反正又不着急回去,回头我跟夫子讨份人情允你这段时日在课舍旁听。”好友远道而来,当尽地主之谊,几人首先便是陪着傅裕游览书院。

  香山书院虽说入院标准高,可里面的夫子大儒师德师风是非常好的,很乐意见到学子门没事搬个小木櫈坐在课舍后面旁听。

  每月总会有大儒在书院中设坛讲学,若有幸得知消息的江宁郡其它儒生定会前来听学,听到激动之时,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谭璇最喜欢的一点。

  “当是求之不得,不知夫子会不会允诺,要不要……”傅裕听谭璇说自己能进香山书院的课舍听夫子授课,异常欣喜,兴奋之余,又怕让好友出面求人为难。

  犹豫着想说要不要给夫子们送些礼,可担心说出来有不敬之嫌侮辱之意。

  “无需,书院的夫子们人都很好,功课上你若有什么疑惑,只管问就是了。”观傅裕自从进了书院,言行有些小心翼翼,与在平江时的大大咧咧大相径庭,谭璇轻轻一笑拍拍了他的肩膀,让其放松些。

  “是啊,阿裕,放心在这呆着好了,不过每日你得来回奔波。若不嫌辛苦,到冬节咱们一起回去。”田文瑄爽笑着接表哥的话茬。

  随着年岁的增长,大家虽然关系渐渐生疏,可相处时的人情礼节还是懂的。

  与傅裕的关系不如谭璇的其它三人,对她的到来也非常欢迎。再者他们还在从傅氏书肆分着红利呢。

  “哪里会奔波,个把时辰的功夫。”傅裕心中顿觉熨帖,能得香山书院中的大儒亲自教导,是多少儒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恨不得自己一直待到考中进士才好。

  由于一直在不停的出试题册,遇到疑惑之处便去找书院的夫子请教,再加上谭璇功课在众学子当中拔尖,很得夫子们的喜爱。

  为傅裕书院旁听之事,第二日他挑了个脾性慈蔼好说话的夫子提出请求,夫子自然是欣然应允。

  …………

  “阿璇……”

  “怎么了,是否是书院功课排的紧张,不习惯?”见傅裕欲言又止的模样,谭璇忙关心的问。

  “夫子很是仔细,我从中受益匪浅。是书肆的掌柜说士子们一直催促着新的题集。阿璇,是不是功课太忙了?若如此我就同他们讲,书肆的题册暂先缓缓。”

  傅裕说完,面上带有几分愧色,在香山书院的这些日子,清楚功课是如何的紧张,学子是何等的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