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黑莲花_作者:北林大疯(5)

  而这次,她绝对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想起来当真是让人头疼。

  一夜难眠。

  第二日一早,江挽衣便睁开了眼。

  她早就习惯了这样晚睡早起,自从入了宋府之后,她便没再睡过一次好觉。

  前来梳头的老嬷嬷见自家小姐已经坐在了榻上,一时间笑吟吟的说:“小姐今日出嫁,可是起了个好早。”

  江挽衣垂头笑笑:“不过作息好些罢了,今日还要劳烦嬷嬷为我梳头了。”

  对于这般上了年岁的老年人,用词自然还是要敬。江挽衣在锦绣的和词儿的服侍下起了床,转而简单梳洗,匆匆忙忙喝过粥后,方才开始用心梳妆。

  嫁衣是早早地就摆在了案上,因问期到礼成只有短短一月,便由京城中数十位绣娘赶制而成,十分华贵。

  她伸手轻抚过那火红的颜色,很快又像被刺了一般缩回了手。

  嬷嬷再看时,江挽衣神色极淡,直到打上了胭脂和点唇之后,才出了平时的清丽容色。

  江宋两家皆是名门望族,祖上又同为□□皇帝亲封的正一品,江挽衣出嫁可簪八支步摇,再加上宫中太妃亲赐头面,这份殊荣算得上是无人能比。

  前世的江挽衣,也觉得天之骄女这四字便是形容她来着的。

  只可惜后来……她引以为傲的母家在宋宣面前不过是个束缚,并且让他对自己更加不屑。

  父亲的威压于他而言并无任何作用,江挽衣在宋府所住的思齐院也依旧是冷冷清清。

  见贤思齐,举案齐眉,原本是多好的寓意。

  斑驳的铜镜里不大能看清她的面容,江挽衣强扯出一抹笑,听到嬷嬷开始用她苍老的声音念着:“一梳梳到尾,二梳姑娘白发齐眉。”

  白发齐眉,未曾有过。

  “三梳姑娘儿孙满地,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逢遇贵人。”

  宋宣从未碰过她,也未有子嗣,不知是如何让她死心塌地。

  不过宋宣倒是行了好运,宋家蒸蒸日上。她死前,宋宣已经位极人臣。

  “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六梳亲朋来助庆,香闺对镜染胭红。”

  “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

  “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最后这几条,简直是奢望了。

  梳完头发后,老嬷嬷开始为她挽上发髻。

  御史中丞嫁女,自然是要端庄大气,青丝被分成两股,在头上拧成一团发髻,再缓缓插入步摇。

  凤冠别在发上,金步摇尤为沉重。

  穿上嫁衣,长长的裙摆拖在了地上,用金丝绣成的图案即使在暗光之下,都生着晖。

  外头渐渐热闹了起来。

  这场婚事惊动京城,就连皇贵妃都承着皇帝的意思莅临江府。

  如今后位空缺,明眼人约莫都能看出这位皇贵妃的地位,大多也就跟着来了江府,等着接下来再去宋府赴宴。

  虽说略微有些亲戚关系,可皇贵妃长居宫中,所以江挽衣同这位皇贵妃并不是很熟。

  她从前摆着一副傲气模样,不晓得把多少人都推远了。如今江挽衣可不再似从前,至少表面上与这位皇贵妃也是相谈甚欢。

  皇贵妃亲手为她点上花钿,一边笑:“陛下说这位宋家公子乃是当世之才,我也曾见过,人品相貌当真都是极好的,挽衣可是好福气。”

  皇贵妃乃是她母亲江夫人的幼妹,这样亲昵唤她倒也纯属正常。

  只是江挽衣心中轻叹,道这宋宣的确是当世之才,人品相貌也的确是不错,只是不适合她,也不喜欢她而已。

  讲到底无非是“孽缘”二字。

  江挽衣表面上还是笑笑,本身就生的美,方才温柔的很,当真应上“我见犹怜”。

  江挽衣轻声细语,道:“挽衣多谢姨母垂怜,还望姨母在宫中保重,切要注意身子才好。等挽衣婚后,一定常来宫中拜见,还望到时姨母莫嫌挽衣聒噪。”

  皇贵妃一人在宫中多年清冷,又无甚兄弟姊妹在宫中,江挽衣这一番话可谓是正好戳在了她心窝子上。

  再说从前自己一直以为姐姐这女儿是被骄纵坏了的,今日一见,又觉性情大变,整个人落落大方,温柔动人,难免再对她生几分欢喜。

  恰好,十六岁的女儿家又是最惹人怜的。

  皇贵妃一时喜笑颜开,又陪着江挽衣说了不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