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行其实看见乔西来的,毕竟是年龄相仿的大姑娘,还生的颇为漂亮端庄,虽不及王小秋灵动脱俗,却自有一种端凝的气质,看着很顺眼。
他也注意到了乔西的衣裳穿着、举止形容,衣服布料都是上好的,款式也新颖大方,举止从容端正……只不过,因为人家真的是很‘低调’,他是真的没看出人家出生高门,之前他暗暗猜测也不过是小富之家,小家碧玉罢了。却没想到,人家是正正经经的高门贵女,玉堂金枝。
被姐姐教导了一番,刘正行明显的蔫吧了许多,默默打开电视……
刘芳芳又道:“小秋带了射雕和上海滩回来,你要不要看?”
“什么?录像带?那么多集,得多少盘带子啊?”刘正行即便自诩是少爷党,偶尔也能托关系去电视台借几盘带子出来看,可像小秋这样,直接带整套,实在是吃惊。
刘芳芳不以为意道:“装了两箱子,我也没注意多少……”
刘正行再次被打击了,丢下两句话,就起身去客房休息了。
他算是看清楚了,在自家老妈眼里下嫁的姐姐,实际却是掉进福窝里了。他老妈还不满意不放心,真该让她过来看看,人家吃的穿的用的,甚至社会关系,都已经隐隐超过了刘家一头。
宋家的父辈是商家,比不得刘家官高位显,可眼瞅着姐夫宋秀程年纪轻轻就成了正厅级干部,姻亲王家两兄弟也都是人中龙凤。而最让刘正行瞩目的是王家的大女儿,自家姐姐的大外甥女,之前只知道她早七八年就拜入国医圣手郑秋实门下,学医多年,眼瞅着将来又是一位大医。可今晚据他所见,那一位可绝不仅仅是学医小成那么简单,王家兄弟、吴家养子、乃至于乔家的千金,竟都以王家女儿为中心。更别说,她与吴家二位的亲昵程度,别说其他人,就是乔家丫头明显也差上许多。看吴家二位那模样,说是亲生孙女也不差。而且绝对是最得宠的孙女。
至于宋家的小闺女,说好听点儿是温软,说不好听就是窝囊,若自己撑不起来,只怕自己的日子都能过糊涂了。
好歹他这一趟没白跑,至少让他看清了许多事情,这趟回去,他就与老爹谈谈,让老爹出面规劝规劝老娘,对待刘家乃至王家,万不可再流露出轻慢之态来了,不说放软身段儿可以讨好,至少客客气气的,可别大好姻亲借不上力,反成了仇家。
第七百九十章
转天就是腊月廿九,新年将至,小秋和两个堂哥,带着弟妹们也终于收拾包裹,辞别了姥姥姥爷小舅小姨小舅妈,由秦戎开车回乡过年。
考虑到小秋家房子不够,吴家二老并郑秋实都没动,就留在宋家过年。反正小秋和孩子们顶多初二就又回来了,统共回去住不了两天,他们一个个老骨头就不跟着折腾了(郑秋实原话)。
过年用的点心是自家兆丰园出产的,过年用的炸货、馒头,都是钟玉琴和宋胜书准备的,反正原材料有大半都是王利民寻摸回来的,也谈不上谁家占便宜谁家吃亏的。
这边正装车呢,王利民骑着小电炉又来了。
“哟,姐夫,你这是不放心,怕我不能把孩子们送回去?”宋秀程笑嘻嘻地和王利民开着玩笑。
“秀程啥时候到家的?过了年能待到初几?”王利民没有回口,只笑着询问宋秀程的假期安排。
自己这个小舅子是个能耐的,考上大学那会儿寒暑假就回来的少,工作了之后,就更是一年到头地忙,也就过年能回来几天,回来这一趟,又是大过年的,怎么也得去丈母娘家拜望一下,这一来二去又得占去两天,能在家里待着的时间真是没多少。
王利民又从摩托车后边取出两个坛子,向宋秀程示意:“我找老卤锅上给做的卤兔肉,老方子老味道,我记得你最爱这口儿……有这好酒肴,咱们哥俩怎么也得整上几盅。”
宋秀程笑着接过一只坛子,一边应着王利民进门,一边笑道:“我初三才走,初二姐夫过来,咱哥俩好好喝几杯。”
“成啊!那就说好了……”王利民说笑着,抬头看见钟玉琴从屋里出来,连忙叫人招呼,又道,“我还要去结一份账,正好从家门口走,拐进来看一眼,家里可还有用力气用人的活儿?”
钟玉琴笑呵呵道:“都妥了,没啥活儿要做了。这都要过年了,你去结了账就快回来,晌午来不及回家就过来吃……”
王利民笑着答应着,又进去和几位老人打了个招呼,出门时,小秋将他送到大门口,王利民骑上橘红色的CJ50摩托,又回头嘱咐小秋:“你娘这几天累着了,腰疼,你看能不能配个方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