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尝了几样小吃,又来到一家人气特别旺的馆子门口坐下……就这,还是她们来的恰到时候,他们刚坐下,就看见又来了三四拨客人,都因为没了座位,有一拨人只好去了别家,更多的人却在旁边等着,可见这一家的人气之旺……
等菜上来,还真是没辜负了三人的期望,虽说口味与京城的菜馆子有些不同,但美味是没有界限的,三个人都吃得很嗨。看着别的桌子上,去其他小摊位上要小菜的,小秋也拉着金笛去了,要了三四个回来,结果,她们都想尝尝要的太多,剩了大半,小秋也不浪费,打包拎了回去。
等回到旅馆,之前饱胀的胃又有了空儿,回到房间,金笛就抱着打包回来的美食吃起了宵夜。她自己吃还不算完,还拉着小秋一起吃……
小秋觉得只吃东西没意思,又从‘箱子’里摸出一小瓶梅子酒来,金笛一看,立刻欢呼起来。
两个人太兴奋,睡晚了,第二天早上,小秋起床叫金笛去感受江汉人的过早,金笛却赖在床上不想起了,小秋拿冷毛巾来,拍在她的脸上,这才把金笛冻得一个激灵跳下了床。
打闹一番,匆匆洗漱了出门,小秋走到大堂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打到卷棚胡同,居然是小姨宋秀菊接的,听小秋说到了江汉城,宋秀菊耐心听着,之后,问小秋带的钱够不够花?又叮嘱一路上要小心,安全第一云云,小秋统统答应着。
过早要去居民区,三个人问过旅馆的服务员,出门也没打车,绕到旅馆后边,再一转就是远近闻名的‘户部巷’,隔着大半条街,就已经听到了户部巷鼎沸的人声,几乎同时,各种食物的香气也已经送到了你的鼻子底下,勾着你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小秋重生前,热干面已经闻名大江南北,这个自然是要品尝的。另外还有汽水包子、米粑、面窝、糊粉汤……
这一条街上,特色各异的早餐铺子一家挨着一家,一路吃过去,别说肚子盛不下,连眼睛都应接不暇了。刚进来的时候,金笛还数着早餐美食的品种呢,可惜,没走多远,她就被美食征服了,埋头吃东西,连数数的事儿都忘了。
吃早餐吃到撑……也是不多见了。
就这样,三个人也觉得颇有些意犹未尽,他们走了还没有半条街,还有好多家店的美食没尝到呢。
眼馋肚子小,实在没办法了,三个人只好扭头离开,找到公交车,去了黄鹤楼。
爬到黄鹤楼上,居高远望,小秋正感叹两江汇聚,通达南北呢,就听身旁金笛小小声地嘀咕:“早知道买一份面窝带着了……”
这是又饿了?是谁早上吃得要扶着肚子走路的?
小秋忍着失笑,也没点破小丫头嘴馋的小心思,转眼去看,另一边,成河正在画速写……
看着三哥三两笔,就将两江汇聚、三镇鼎立的形势画了出来,然后寥寥添了几笔,高楼、街巷、江轮、码头、近处的车辆……就悉数跃然纸上,简单却生动。
哎,三哥还真是很有画画的天分。这等天分,不让他画画就太可惜了。
算了,二哥那边她再做做工作,就放下劝说三哥换专业的打算吧。有二哥,有她,三哥和弟弟妹妹们,就由着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职业吧,不要勉强他们了,只要知道努力上进,做什么工作没关系,开心满足更重要。
第九百四十三章
因为要留出成河写生的时间,三个人的行程不快,相对于那些走马观花的游客来说,甚至是很慢了,一天下来,江汉城三大名胜景点也就逛了两个。
当天晚上,三个人没去吉庆街,而是找了当地有名的传统老店,专门品尝了特别着名的武昌鱼,当然了排骨莲藕和桂花米酒也是必须品尝的特色美食。
从酒楼中出来,三个人就去江边溜达了一圈,结果证明江南的冬季也是冷的,特别是江风裹挟着水面的湿气吹过来,真的是寒气侵骨,没多会儿,三个人就哆哆嗦嗦逃离了江边,打车回了酒店。
冲了个热水澡,才觉得暖和过来,小秋裹着浴袍钻进被窝,手里拿着一本介绍三峡旅游的书在看。
乘船游三峡,最终是巴蜀之地的山城,自然是要游览一番,当然,也不会错过平常正宗山城火锅的机会。
至于实践活动,小秋和金笛商议,鉴于寒假的特殊性,中间要回家过年的,这样留给她们的时间并不多,于是,就将游医实践变成当地医药特色的考察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