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1230)

  又一人找了件外套给她们穿上,魏红梅还拿了梳子给两个小的梳了头,一边叹气:“我盼闺女盼了这么些年没盼来,这么好三个闺女,他们却不知道好好待承,真是……”

  仨闺女的爹娘都将近四十了,家里过得又不好,穷得刚刚糊了口去,男人没用,却偏偏是单传,老两口一门心思要孙子传承香火,就逼着儿媳妇生孙子……这不,大过年的被弄了去,怕是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住了,还会给结扎。以后,都别想要孙子了。

  魏爱梅真心替三个闺女和闺女她娘叹气,又不由地有一点点替闺女她娘庆幸,结了扎,绝了两个老顽固的念想也不错,省得天天折腾。

  有这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好好过日子,把日子过好了不比什么都好?!

  至于刘玉芝肚子里的孩子,她是真的没想着再逼着要一个,只是,孩子都来了,哪里忍心不要了?只能尽力保下来吧。她倒也不嫌多,家里添丁进口总是喜事,她也喜欢小孩子……当然了,儿媳妇这回能给她生个软软香香的小孙女就更好了。她自己盼不来女儿,盼个孙女也不错。

  这边,王利群把村里人安抚妥当,就让王利民开了车,带上两户人家的男人去了乡里,一番疏通关系,总算是见到了两家的女人,然后,跟前跟后地一通忙,两个女人流产结扎之后,用车将两人接了回来。

  回到村里,王利群打发老伴儿拎了红糖鸡蛋奶粉给两家的女人送去。王利民回到家,也同样请大嫂和宋秀莲一起,一家送了两只母鸡一百个鸡蛋过去。

  有这几家人带头,村里好些人也纷纷伸手,有送两斤红糖的,有送三斤鸡蛋的,有送布头的……不一而足,倒是让两个女人做了个比较充裕的小月子。

  再说京城,初一吃过饺子,小秋就让成江开了车,载着王爱巧一家子去了医院。五个月的孩子先天性心脏病,搁在几十年后都是大病,医院里很重视,立刻召集了专家会诊。

  文帧栎教授没在国内,赖文隽师兄倒是挤了时间过来了一趟,问过情况,出来向小秋安慰:“你放心吧,咱们医院的郑教授是国内一流的胸外大夫了,他主刀过数十例心脏病手术了,幼儿心脏矫正术也做过不止一次了,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是不会有问题的。”

  上了手术台,经验再丰富、技术再好,也不敢说百分百成功,这个小秋亲自参加过好多手术,自然知道的。

  她能给小孩子的就是一个活下来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她相信可以的。

  因为,王爱巧的这个孩子,病情并非特别严重的,否则不可能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还能活到五个月。这一点,经过CT检查也已经确定了,原则上讲,手术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

  自从得知孩子的病还有治疗的希望,王爱巧倒是一下子明白了,不再木木愣愣的了,对孩子看顾的特别用心。

  小秋不愿意看见她,却还是跑了趟外宾商店,买了婴儿用的尿不湿,婴儿穿的纯棉袄裤袜子之类的,连婴儿用的沐浴露润肤露之类的都买了一套。

  王爱巧见了这些,也知道是好东西,花不少钱的,她一时没可能把钱给小秋,只一遍遍地道谢。

  第九百六十四章

  小秋只作听不见,把医院食堂的一沓饭菜票递给二牤子,又带着他下楼转了一圈,将食堂、水房指给他,又告诉他,她每天都会过来,有什么急事,就去找医生,让医生帮忙打电话,当然,又把自己家里的和公司里的电话都写了,让他装好。

  成江在家里安抚了成海和大嫂一回,等小秋回去,已经是半下午了。一行人没停,转身上车,径直去了刚建起来,还没入住的新别墅里。

  胡同里有街道办的人,大嫂挺着个大肚子没处躲藏,所以,卷棚胡同和大宅子那边都不合适,倒是别墅区这边正在建设中,另外也没有住户,他们一家住在这里,小秋和成江的学校都离得很近,过来住着没有压力,大嫂和鹏鹏也不至于太孤单。

  到时候,秋芬嫂子也过来帮衬着,再联系个合适的幼儿园,让鹏鹏去上学,就再没什么事儿,只等着大嫂满月生产了。

  当然了,这期间几个月时间,足够他们找找关系帮大嫂肚子里的小家伙儿办个合法身份的,到时候,孩子生下来,合理合法地落了户口,即便再带孩子回家也不怕了。

  若是没有合法手续,孩子是不敢往回带的,万一被人举报了,孩子会被调走送给别人……那样真不如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