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位健谈的司机师傅在,一路上也让小秋了解了不少老家发生的事。虽然其中不乏夸张演绎,但大多都是有出处的,并不都是胡诌瞎编的。
让小秋比较惊讶的是,这位居然还提及了自己老爹。
“……你们占县可是出能人啊。开建筑公司盖楼挣大钱的王大老板不说了,听说,他侄子也厉害,前些日子刚刚圈了一大片地,盖厂子,据说光投资就一百多万呐!”
小秋心中也禁不住为这位的消息灵通点赞,大哥成海从京城回来充其量不到一个月,地皮拿下来也不过十来天时间,居然已经传到了大店市。当然了,这位说的投资额不太准确,这个没有人比小秋更清楚的,她就投资了两百万,不过是以老爹王利民的名义,加上成海大哥自己投的一百万,另外,还有申请贷款三百万……这还是前期投资,购买地皮、设备和前期运营的资金,等正式投产,机器转起来后,流动资金还得追加最少二百万,前前后后算起来,差不多需要一千万了。
说着话,路程中倒也不觉闷,到达占县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一点。
司机很周到地把行李卸下来,秦戎付了两百元车费,又给了三十块钱:“大哥,我们刚到家没办法招待,你自己找个地方吃点儿饭吧。”
司机略显意外,略略客气了两句,就一脸高兴地收下了:“下回再出门或者回家,就去找我。这是我的电话,提前打个电话,我进站接你们。”
打发走了司机,小秋和秦戎才敲响了家里的大门。
夏季天长,家里人都习惯午睡,一点,大概都在午睡,大门口静悄悄的,车来了又走了,也没有惊动人。
一敲门,倒是很快就有人来应门了,大门打开,是满脸惊喜的姥爷宋胜书,后边紧跟着姥姥钟玉琴。
钟玉琴一看小秋,就快步上前将她揽进怀里抱了抱,然后拉着她的手一路往里走,一边念叨:“之前听到车声,我就让你姥爷出来看看,臭老头子还说我听岔了,我看是他越老越懒了。”
当着外孙女,特别是还有秦戎在,被老伴儿数落了,宋胜书略显尴尬地咳了一声,钟玉琴却充耳不闻,挽着小秋的手继续絮叨:“你是不知道,老头儿除了每天去铺子里,在家里是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
小秋忍着笑,替姥爷圆面子:“我姥爷之所以这么省心,还不是因为有姥姥您撑着家里?您太能干了,什么事儿都料理的妥妥当当的,哪里还用我姥爷再操心啊!”
这话一出,老太太脸上就笑开了花,老头儿脸上的尴尬也减轻了许多。
说着话进门,小冬和成贵也从屋子里跑了出来,看见小秋和秦戎叫着姐姐哥哥跑着迎上来。
“天气太热,你娘中午就在厂子里吃饭休息,不回家来。小夏丫头估计是睡着了,没听见。”姥姥钟玉琴爽快地交待了其他人的去向,“你爹前天回来了一趟,昨天早上刚走,估摸着得再过几天才能回来。”
一直沉默不语的宋胜书背着手道:“待会儿给他打个电话,说一声小秋回来了。”
“嗯,知道你回来了,你爹肯定要回来一趟。”钟玉琴道,“工程正到了最关键处,他一天不在工地上盯着都不放心,每次回来也是晚上赶回来,一早就走,不敢耽搁的。”
听老太太絮絮叨叨个没完,不耐烦的宋胜书老爷子终于发了话:“你先别忙着絮叨那些有用的没用的,还不赶紧去做饭,两个孩子这会儿到家,指定没吃饭呢。”
钟玉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甩手就往厨房里走,小秋也不拦她,只扬声招呼:“姥姥,简单做一点就成,我们早饭吃的晚,还不咋饿呢!”
第一千零七章
老太太虽然嘴里答应着,但真正端上来的还是有四个菜,两个凉菜是打发成贵小冬跑去前街买的,老太太自己炒的蒜香茄子、尖椒鸡蛋,还做了个西红柿鸡蛋汤。
避开外边的大太阳,洗漱过,吃了饭,小秋觉得坐了几天火车的疲惫也被驱散了,却仍旧担心老人太累,于是拉着姥姥回了房间一起小憩。
秦戎则交待给成贵、小冬哥俩招呼去。
他们进门后,小夏也醒了,这会儿,也跟着大姐姥姥上了一盘炕,祖孙几个女人头并头,躺在炕上却都没有立刻睡着,压着嗓子叽叽喳喳小声地说着话。
小夏年纪小,心思纯净,躺下没多会儿又睡着了。
这时,钟玉琴才小声地问:“你妈都和我说了,戎子是个好的,我们和你爹娘都挺满意的,你要好好待承人家,不能任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