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1292)

  初六回到京城已经是傍晚,秦戎却得了通知早早赶过来生了火,暖了屋子。

  天寒地冻的,有温暖的房间、明亮的灯光迎接,只是这欢喜还没来得及表达,小秋就意外地看到了与秦戎一起迎出来的另一个人。

  “戈子,你不是出任务去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第一千一十二章

  “昨天刚到。”吴戈笑着露出一口白牙,皮肤明显比身旁的秦戎黑了两个色号不止。

  众人相见,自然互相问候了,到了过年好,小秋带着小夏往里走,车上的行李交给男生们扛。

  一进门,扑面的温暖让姐妹俩都舒了一口气。各自回了自己房间简单洗漱一下,换了舒适的家居衣服,这才重新聚到堂屋里。

  小秋动作快,已经把从家里带回来的过年菜收拾出一些来,加上秦戎吴戈带过来的几个菜,摆了一桌子。

  大家围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几个男生打开一瓶白酒,小秋和小夏则温了一小壶青梅酒,绵柔的果香回味悠长,酒味儿也不太冲,颇为适口。

  男生们相谈甚欢,特别是喝了酒之后,话都多了些,一个个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小秋小夏吃过饭稍坐了一会儿,就因为旅途的疲劳熬不住,告声罪各自回房休息了。那几个位什么时候散的,小秋都不知道。

  第二天,吴戈和秦戎起来后,匆匆洗漱了一下,连早饭都没吃,就着急忙慌地走了。秦戎是赶着去实习单位,吴戈也有事情赶着去处理,看的成河还直叹息,说看他们这样,都害怕毕业了。

  小夏的物理成绩很好,报名参加了物理竞赛,年前已经过了区级选拔,年后三月份就参加市级赛,市赛之后,前三名再参加全国的总决赛。

  她从家里回来第二天,就去学校参加针对物理竞赛举行的知识强化培训。

  而小秋和成江成河也开始着手公司的安排,为新一年工作的开始做准备。

  一转眼,元宵节,宋秀程和廖辰难得有空都早早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快到酒足饭饱时分,小秋才突然得知,廖辰很快就要下县市挂职工作,这一去至少也得两三年,自然不舍。

  好不容易找机会,和廖辰一起站在院子里,单独聊了一会儿,得知他要去的地方就在S省东部半岛地区,算是基础很不错的地方。

  小秋听到那个很熟悉的地方,也禁不住在心里叹一声好巧,她上一世的中专就是在那个淳朴的小城读的。

  虽然距离她上一世读中专还有两年时间,但小秋也算是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了,于是借口有个同学是那边的,和廖辰谈起来。当地有种植水果的传统,而且还是好几种中药材的地道产地,只不过,后来因为引导不当,传统水果优势没有发展起来,盲目搞嫁接优化,反而没了传统优良品种的优势。中药材种植更是几乎绝迹,经济一直迟滞不前,甚至落后于周边县市。

  小秋曾经考虑过,这个县城经济衰落,或者说发展落后的原因,一是工业太弱,二来就是传统品种的优势丧失。

  工业先不说,那个小城虽说不临海,但交通还算便利,有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经过,公路交通也比较通达方便,搞企业的条件完全没问题,重点的是结合当地的优势建厂,生产有地理优势的产品。

  就第二点,曾经驰名大江南北的贡品,后来竟然无人知晓,甚至在市场上难觅踪影,实在是太令人遗憾。

  廖辰既然要到一地挂职,自然是要做功课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情况的,但听小秋这么一说,却又让他了解到一些,通过资料没有了解的东西。特别是小秋谈及问题时,用的是发展的眼光,比如当地文教兴盛,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却有大中专院校五所,其中,部级重点大专院校一所,部级重点中专院校一所,省级一所,地市级三所。而且,不管哪一所学校,教学条件、教学质量都很不错,当年为全省乃至全国都输送过不少专业人才。

  但可惜的是,曾经培养过那么多优秀学生的学校,在之后的教育改革中,因为中专生不包分配,大学扩招等影响,五所学校只有两所部级学校最后侥幸保留了下来,却被削弱了太多,甚至每年的招生都有困难……

  廖辰过去挂职,从另一个方向看,或者能给几所学校带去一线生机,能够让它们得以保留,甚至发展升级、扩大兴盛下去。

  一地文教兴盛,数万数十万学子的云集,无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