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人家都聚在大队部外头,面朝的方向也是大队部那边,小秋一看就加快了脚步。
小秋看见孙连山的老奶奶站在人群外围,于是走上前招呼道:“孙奶奶,这是发生啥事儿了啊?”
这位老太太是孙连山的老奶奶,也就是大队会计孙友富的奶奶,八十出头了,裹着小脚,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太太,身体却很好,眼不花耳不聋的,说话也干脆利落的。
老太太一回头看是小秋,立刻就拉住了小秋的手,开口就宽慰小秋道:“秋啊,是咱们村里养鸡的事儿,被人捅到公社里去了,这不下来人割尾巴了……不过,你别着慌阿,刚刚我看你利群大伯和你爹与那些人笑呵呵地说话来……他们进到大队院里有一会儿了,也没出来逮鸡,看样子没啥大事啦。”
听说自家老爹和大伯都在大队部,小秋暗暗松了口气。那些人肯坐下来慢慢说,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至于老太太说的逮鸡……村里这么多户人家,即便割尾巴,也不用人家亲自动手一只只去逮鸡啊?一道命令,村里人就得忍疼把刚刚养大的鸡都宰了!
心中发苦,小秋脸上却是笑眯眯地,顺着老太太的意思,点头道:“还是孙奶奶见得多看得明白,看这样子,是没事儿了。”
“是吧?我就说没事儿……”孙老太太得了小秋一句肯定,立刻转回头去跟旁边一个老头儿显摆去了。
小秋回头看了吴戈一眼,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目光,抬脚往大队部里走过去。有工作组在,大人们不好上前,小孩子却正好方便出入。
小秋打头,吴戈跟在后边,两个人刚刚走到大队部门口,迎面就看见王利群引着一群人从屋里走出来,王利民和大队会计孙友富跟在后边。
小秋的目光迅速地扫过那几个陌生的面孔,看见那些人虽然多少有些端着,但仍旧算得上是笑容满面,特别是打头一个红脸膛五短身材的中年人,跟王利群说话表情和蔼的很……
看样子,真的没什么大问题,要不然,不会是这样和风细雨的模样,早就应该喊打喊杀了!
果然,下一刻,王利群看见了小秋和吴戈,就笑呵呵地招呼道:“小秋丫头怎么来了?你来的正好,你人小腿轻,跑的快,去前头跟你大娘说一声,公社里的同志们家去吃个便饭,你帮着你大娘收拾收拾家里,别乱糟糟的让公社里的同志们笑话咱!”
那红脸膛男人闻言笑道:“利群同志这话就见外了,都是自己人,有谁笑话你啊!再说了,公社里谁不知道,你家大嫂是个利落的,家里外头一把手啊!”
小秋一直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忽忽悠悠落了下来。
她紧绷的小脸上蓦地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来,脆生生答应道:“嗳!”
说完,转回头拉着吴戈就跑了。
那边,那个红脸膛的还问王利群呐:“这是你家闺女?真是个俊闺女啊,多大年纪了啊?”
王利群眼底闪过一抹警惕,脸上的笑却更亲热了:“不是,不是,我哪有这么好的闺女啊,是我一个兄弟家的……魏主任,你说咱们今年冬天不能再出河工了吧?去年的工程干的差不多了啊!”
“这个难说啊!”红脸膛的就是刚刚升任为公社革委会主任的魏向河,听王利群说起工作上的事,他就打起了官腔,“这个都是上头布置任务,咱们公社也就是负责传达工作,上头的任务没布置下来,我也不敢乱说啊。”
“哈哈……是,是……”王利群心里骂着娘,脸上却还笑呵呵地应对着。
王利群和孙友富带着人往王利群家里去,王利民则一出大队部就往自己家里去了——他家里养的鸡多,还留着十几只公鸡。秋上成海成江几个逮鱼逮得多,一时吃不了的,王利民家后院空地比较大,又挨着河,就挖了个小池子引了河水,把吃不了的鱼暂养在那池子里了。
他跑回家一气儿捉了四只公鸡,又把池子里比较大的鱼都捞起来,也有个七八条十多斤,连自己存的两瓶白酒一并提了,又匆匆忙忙赶到堂哥王利群家里去。
这些人一定要打发,可也不能只让王利群一家破费,养鸡这主意是他出的,卖鸡他挣了大头,怎么说,破费的这些也得他但大头。
第一百零七章
王利群和王利民显然早就预料到这个,拿出一套养鸡账本来,账本上记录着谁家领养小鸡多少只,养成多少只,存栏多少只……王利群还向检查组介绍了一番经验,说分散到户饲养,不用大队出饲养场所,也不用专门安排饲养员,各家各户的老人孩子,就把鸡给养起来了,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还支援了城里的工人老大哥云云,愣是把检查组的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