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扬声喊了一声:“廖伯伯,廖辰哥哥!”
片刻,有脚步声从屋子深处走出来,然后打开了屋门,廖凯微微眯着眼睛,走了出来:“小秋啊,快进来,外边冷!”
原来,廖辰代替父亲去打扫卫生了——一天没有平反,廖凯就还是劳动改造的对象,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天都得做。
小秋与廖凯也没什么话说,说了几句就带着弟弟妹妹告辞出来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秋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十年里,像廖辰这样遭遇的实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没能挺过来,带着满心的屈辱和悲愤就离开的。然后,她就暗暗宽慰自己,廖凯的案子已经重新审核,平反已经提上日程,不会太久了。就像廖辰自己说的,高考恢复了,第一次错过,还有第二次呢!
77年高考之后,78年高考就在夏天,不过半年而已!
宋秀菊考完第一场语文,果然比去之前放松了不少。题目比她想象的简单,作文也比较容易,题目是《最难忘的一天》,她就写了第一天当老师的经历,看到教室里端端正正坐着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望着她的眼睛……当时,她心里还暗暗藏着一份欢喜,就在相邻的教室里,有她心仪的人,他们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一起上课、下课……
不过,这份喜悦,被宋秀菊珍藏在心底,并没有写进作文里去。或者,也只能永远埋在心底深处,成为她自己的小珍藏小秘密。
临近考完的时候,监考老师还走到她的身边,跟她说:“再检查两遍,看有没有错别字,别着急,还有时间!”
第二百一十章
听老师这么说,宋秀菊也觉得轻松了些——她写作文的时候,这位老师就站在她旁边看了一会儿……她既然这么说,应该是自己的作文写得还行吧?
于是,她又安下心细细地把题目和作文、包括作文的标点符号都检查了一遍,还真让她检查出了一个错别字,两个用错的标点,连忙改了。
回到家里,也没人问她考试的情况,小秋先迎上来,接过她的书包,之后又有小冬小夏也跑过来叫小姨。宋秀菊惊喜地抱起小冬,又摸摸小夏的头,进屋跟大姐说话了。
多了几个孩子,家里有点儿闹腾,吃饭也热热闹闹的。可也正是这份热闹,宋秀菊都顾不得紧张了,吃过饭,被娘和大姐撵到西屋去歇息一会儿,几个小的则被小秋领着在东屋的炕上玩耍。
她拿了画书给小夏成贵看,又拿了识字卡片教小冬认字,一个个安安静静地,不吵不闹,宋秀菊在西屋炕上歪下,本只是想着略合合眼,歇一会儿,却没想到很快就睡着了。
两天考试总得来说很顺利,宋秀菊文科好,等拿到数学试卷才发现,题型都见过,几个大题她都会,一颗心忽悠悠就落了地。理化出的题不难,她基本都答上了,只有两三个小题不会,几个不太把握的也是填空判断之类的小题,她也蒙上了……总体情况,比她想象的好太多了。
小秋就开始陪小姨去了一趟考场,之后也没再去,自然也没再遇上王爱巧。家里人都知道王爱巧也参加考试……王利民去了县城,其他人自然不会提她。
考完试的晚上,王利民就回来了。钟玉琴和宋秀莲接着他,就都往后边看。
王利民知道她们看啥,哈哈笑道:“程子说有点儿事,明天才回来,我看他考完试了,也不用我了,就先回来了。”
钟玉琴和大女儿宋秀莲对了下眼,母女俩心里都有数,宋秀程和刘家那个闺女要好几年了,如今他们家平反了,儿子再考上大学,两个年轻人的事情,也就能过明路,该定下了。
果然第二天吃过早饭不久,宋秀程就到了家。
一家人见了面,自然要问一问考试的情况,之前考试中间他们不敢问,只怕让考生紧张,如今全部考完结束了,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宋秀菊回答的是:“不太难,会做的都做上了,而且检查过,应该不会大意丢分。”
宋秀程的回答则是:“题不难,之前都复习过了。哦,语文有一个填空没填上!”
宋秀程略有点儿偏理科,数理化自觉做得很满意,就是语文,他背诵了,却到底知识积累不够,才有不会的。
看他们两个都很放松,一家人也就满意了,考试嘛,哪能一个题不错的,大部分都答对了,尽了力也就好了!至于考不考的上大学,其实宋胜书和钟玉琴都没有太大的执念,考不上就考不上吧,反正两个孩子也都有工作,儿子的工作已近转了正,女儿的民办老师也比较稳定,好好干几年,说不定有机会也就转正了……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