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秀英……她能理解爹孝敬父母,却做不到完全忘记种种……原谅她,她不是圣母!
“好,好,好孩子,进了京,就好好学习,出息了,也给咱们老王家光宗耀祖!”王建国似乎松了口气,高兴地说着,端起面前的酒盅,一口喝干了。
王利民和王利军也跟着喝干了杯中酒,王利民就拎着汽酒瓶子给老爷子倒满了,笑着道:“爹啊,您尝尝这个汽酒,外国人传进来的好东西呢!”
王建国端起酒盅子沾了沾唇,失笑着道:“这是啥啊,跟甜水儿似的,你就哄我老头子吧!”
王利民嘿嘿笑着,不做辩驳。王利军在旁边笑道:“爹啊,大夫嘱咐了,不让您喝酒,您喝了一盅,表示个意思就行啊,多喝几杯这个汽酒吧,好喝着呢,孩子们都爱喝。”
“嘿嘿,好,好,就它吧!”
李秀英一直嘟着嘴不说话,王利民特特地给她准备了一只碗,殷勤地把菜夹到她的碗里,她就低着头吃碗里的菜。
一家人也没理会她的,王利军王利民奉承着老爷子说话、逗笑,女人和孩子们也说说笑笑的,一顿饭吃的也算热闹。吃了大半个小时,宋秀莲起身去了厨房,魏爱梅也跟了过去,准备下饺子。
小秋抽空也进了厨房,将口袋里的手绢包塞给宋秀莲:“娘,你搁着吧。”
宋秀莲却没立刻收起来,而是借着厨房的灯光打开手绢给魏爱梅看:“我进门后也没见过,嫂子可有印象”
魏爱梅托在手里看了片刻,点点头道:“有的,我记得第一次进门,就看着老太太耳朵上手上都带着物件儿,等我过了门就不见了,当时还以为家境难变卖了,没想到是收起来了。”
说着,又将手绢包包好,重新交还给宋秀莲:“既然孩子让你放着,你就装起来吧。”
这几年,王利民养鸡卖鸡卖鸡蛋,带着成海一起干,每年给成海的钱比生产队里多出几倍不说,平常吃鸡蛋也差不多是敞开了供应,他们家日子宽裕起来,得亏了二叔王利民照应,是以,老爷子拿出物件儿来给小秋,她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得劲儿,也不至于说什么酸话——这么丁点儿的小东西能值多少钱?恐怕还不如成海干两个月的工钱。更别说二叔王利民还把老二老三也都送进县城上学,这些可不是一对耳环能比的……她才不是那短视的,丁点儿东西就看在眼里。
小秋交待完了,就回来吃饭。
宋秀莲和魏爱梅妯娌俩很快下了饺子,一盘一盘端上来,细白面的饺子,刚刚出锅,一个个鼓鼓的胖胖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飘散一路清香。
一家人难得凑在一处,还能和和乐乐的,这顿饭吃的算是都很满意。
吃过饭,王建国就起身,招呼着老婆子一起回去了,临走还拉着小秋的手嘱咐:“明儿,爷爷就不去送你了,到了京城,自己照应好自己,多往家里写信,省得你娘惦记你。”
小秋自然答应着,自然地扶了老爷子送出大门。成江和成海上前,接过老爷子,一直送回老屋里去。
等小秋转回来,桌子上已经上了茶水。王利军和王利民兄弟俩喝着茶,说着话。
“爹吃了郑院长开的药,明显见好了,我明天去送小秋,再包几服药回来!”王利民叹息着说。
王利军点点头,又道:“我寻思了,等给成海盖屋,我也跟爹商议商议,趁着人手,把两家中间的院墙拆了去,以后,让爹娘跟着我吃饭,早晚的,我和你嫂子也能多照应照应。”
小秋听他们哥俩商议这些,也没插话,只带着三哥成河和成贵小夏小冬,往树底下的木床上玩去了。
等人都散了去,小夏也睡着了,宋秀莲来到小秋屋里。
小秋做在炕头上,依着炕柜看书呢,听到动静,连忙放下书看过来:“娘,你还没睡啊!”
宋秀莲走过来,替小夏拉了拉身上的单子盖了一下,这才侧着身子坐在炕沿上。
“嗯,我过来看看你。”宋秀莲说着话,递了个手绢包给小秋。
小秋有些失笑,今晚上,手绢包大丰收了,一会儿功夫收了两个了。她大概猜到了什么,所以也没推却,伸手接了过来。
然后就听宋秀莲柔声道:“这是一百块钱,你带着,到了京里交学费,买书买笔买本子什么,都要用。你自己个装好了,别丢了,也别亏了自己。等用完了,就写信给家里,我让你爹再给你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