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小秋他们三个过来,张书义没咋放在眼里。不过是看在王干事的份儿上,走过来招呼一声。
村里集体干活晌午是管饭的,张书义明显喝了酒,头脸涨红,眼睛浑浊,隔着几步远,就喷过来浓重的酒气:“你们仨咋自己过来了?王干事呢?”
小秋下意识地往后躲了一步,吴戈也默契地上前挡在她前面,脸色已经不自觉地阴沉了下来。
秦戎连忙撑起一脸笑,上前微微躬身道:“张书记,又来打扰您了。”
说着话,拿出一盒牡丹烟拆开,递过去一颗,并熟练地拿出一盒火柴来,替对方点了烟。
这颗烟抽上,张书义的脸色略好了些,深深地吸了口烟,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这才透过烟雾斜睨着秦戎道:“小子挺上道……说吧,找我有啥事儿?”
秦戎仍旧笑眯眯的,往前凑了一步,道:“这不是快八月节了嘛,我们想着替部队联系联系,想着收一批副食品过节用……”
“副食品啊,可不好弄啊!”张书义抽着烟,拉长声音道。
第二百八十七章
秦戎笑道:“小子当然知道不好弄,这不来找您商量了嘛!”
张书义斜睨着秦戎,狠狠抽了两口烟,然后两人仿佛通过目光交流达成了什么默契,一起笑起来。
“你小子叫什么来?”张书义开口询问。
“秦戎。”秦戎连忙又替吴戈和小秋介绍,“这是我兄弟吴戈,妹妹王小秋。”
吴戈和小秋这会儿也整理好情绪,客客气气上前招呼。
张书义瞟了吴戈一眼,只略点了点头,对小秋却是看也没看,只回头又跟秦戎说话。
见他这样,小秋也没厚着脸皮往前凑,而是绕开他们,往已经修好的几间教室走过去。
教室大同小异,两间房子的敞间,有一个三抽桌作讲台,后边的摆着些双人书桌,长条凳子。书桌、凳子看得出都用了些年头了,漆面剥落,甚至桌子腿儿椅子腿儿都不整齐了,显然经过至少一次维修,因为有些桌子腿椅子腿明显新一些。
走过两个教室,一排房子的末尾是一间办公室,里边只简单放着四张三抽桌,四把椅子,连一个书橱都没有。大概是维修房舍的缘故,各个房间里都有些凌乱,桌子椅子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土草屑。
村小学只有两排房子,小秋很快将维修好的一排看完,看情形,也就房舍比三合村小学略好些,其他的设施差不多一样,甚至可能还不如三合村,至少三合村小学的办公室里,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只书橱。最近几年,村子里有了点儿闲钱,王利群还做主给学校里添置了些参考书籍、教学用具、体育用品,尽管只有两只篮球、两幅羽毛球,在村级小学中,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不知秦戎吴戈和张书义怎么谈的,小秋从办公室走出来,就看到他们也正走过来。
张书义一看见小秋,立刻问道:“丫头看咱们学校简陋吧?唉,村里小学,没办法跟你们城里的学校比呀!”
这两天在村里转,小秋对京郊农村的经济状况也有所了解。知道京郊的农村比三合村略好些,村民们住的也大都是土坯房,只有少数房顶挂了瓦片,村小学的红砖瓦房是村里最好的房子,比大队部的房子都好。
小秋很真诚道:“咱们村子能把最好的房子做学校,足以看得出大队对孩子们学习的看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里重视教育,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条件,孩子们好了,以后村子不愁发展不起来。”
这话多少有点儿出乎张书义的意料,他略略愣怔了片刻,随即畅怀大笑道:“那么多人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没想到,你个小丫头倒是能看得如此明白。”
小秋略带羞涩地一笑:“我哪里懂这些,都是我舅舅和小姨告诉我的。”
秦戎适时地在旁边补充:“小秋的舅舅和小姨都是大学生,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一年考上的。”
“大学生啊!”张书义露出一抹向往之色,嘬了嘬牙花子,叹息道,“可惜我们村,到如今连个考上中专的也没有!”更别说大学生了!想都不敢想啊!
其实,这是普遍的现实,这会儿的大学生可不比后来扩招后,出一个大学生都跟凤凰蛋似的,稀罕的很,有的县,一年都考不上一名,更别说村子了。
不过,小秋想的就是跟人拉关系,借机询问村里人学习没动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