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498)

  表扬听太多,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了,只示意每人多吃点儿——凉面好吃,但消化的快,容易饿,这会儿吃得饱,撑不到睡觉就又饿了。

  第二天,小秋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副食店,看看能不能买点儿肉鱼之类的荤菜,晚上廖辰哥哥就要到了,太晚了来不及出去吃,那就提前蒸一锅大包子,廖辰哥哥一到,热一热就能吃饭。

  她记得廖辰哥哥最爱吃萝卜猪肉馅儿大包……可惜的是,这会儿萝卜还没下来,那就退而求其次,茄子、芹菜,有什么算什么吧。

  一到副食店,小秋老远就看见还没开门营业的副食店门口已经排了不少人,因为还没开始售卖,排队的人比较放松,男人们凑一堆抽着烟聊聊国内形势,女人们则聊一聊家常理短,胡同趣闻。

  小秋走到近前,从人缝里往里看,看见副食店窗户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临近开学,副食店联系了一批猪肉,凭肉票一斤可买一斤半,外加一块钱,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嘿,还真让她来着了。小秋拿出一斤肉票,又拿了一块钱在手里,然后就赶到队伍后边排队。

  第三百八十五章

  她来的早,没多会儿看见秦大妈、石大妈还有王淑琴等街坊也匆匆赶过来,大家见了互相打个招呼,然后聊着天排队伍等买肉。

  副食店照顾职工上班时间,每天六点钟上班,比其他单位上班都早两个小时。

  五点五十刚过,前头人群骚动起来,然后就听得副食店放门板窗户板的声响,随即就是副食店的职工出来维持秩序:“自觉排好队啊,今儿肉多,大伙儿差不多都能买上肉,不用挤,一个个来!”

  喊声落下不多时候,就有人买上肉离开,小秋就听得队伍里一片品评声。

  “嘿,这块肉真好,大厚的板脂足有五指!”

  另一个道:“这块肉最少能炼出七两油!”

  小秋看那拎着肥肉的人都特别喜庆,脚步格外轻快,好像捡了大便宜一样。

  再往后,陆续有人拎着肉出来,买上肥肉的,自然喜笑颜开,买的肉比较瘦的,那脸上的笑就淡了些……想想三十年后,恨不能人人减肥,肥肉也早成了人人厌恶惧怕的东西,小秋就不由感叹:还真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好不容易排到小秋了,案板上堆着的肉还不少,但肥膘板脂最厚的部位却都卖完了。小秋倒是不挑,指着前腿部位的肉要了一斤半,回头看见案板底下的大盆里凌乱扔着些剔得溜光的骨棒,准备买几块。

  今儿卖肉的大叔没上班,换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倒是没阻拦小秋,只漫不经心道:“……你想要,两分钱一斤不限量,你爱要多少要多少!”

  剔光的骨棒炖汤才好!小秋将四五根大骨棒都捡了,委托卖肉的师傅从中间砍断,一过称,五斤二两,卖肉师傅又替她抹了二两,只收了她一毛钱。

  拎着一毛钱的大骨棒往回走,排在后边的秦大妈石大妈都问她弄些光溜骨头做啥,这骨头剔得连点儿肉丝都不见,拿回去还能干啃骨头不成?

  小秋只说她长个子缺钙,医生让她买点儿骨头炖汤喝,补钙!

  几位大妈听得是医生说的,这才不再多说。

  卖菜的柜台人少一些,菜品不多,却恰好有大圆茄,也有青椒和黄瓜、西红柿,小秋挑着嫩的买了三四个圆茄子,又把青椒、黄瓜西红柿都买了些,一起拎在手中往家走。

  把肉菜拎回家,宋秀程热好了馒头盖在锅里,锅里还熬了玉米面糊糊。小秋洗洗手吃了半个馒头,喝了一碗粥,就去动手处理买回来的那块肉。

  因为蒸大包子,肉不需要切的太碎,一厘米见方的小肉块最好,撒上盐和酱油喂着入味,能预防天热腐坏变质,就这样小秋还不放心,又吊进井里才作罢。

  收拾完肉,小秋看看时间,已经快七点半了,知道吴戈和秦戎大概直接去了厂里,她也推了自行车出门,一路往医院去了。

  这一天是周一,据小秋了解,若无特别重要的事情,周一早上医院的大会诊,郑秋实都会准时参加。小秋过去就想找师傅提醒一句,让他晚上没事早点儿回家,也好一起去火车站接廖辰。

  郑秋实确实到了医院参加大会诊,却有点遗憾地告诉小秋,他参加完大会诊就要离开,晚上也没空回家。

  小秋无法,只好自己回家,路上又绕了一趟东市场,用仅剩的鱼票买了一条大鲤鱼拎回家,直接养在院子中的大水缸里。可惜大碗里不能存活物,要不然她就不愁吃不上鲜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