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实一看小徒弟出手帮自己出气,那是老怀大慰啊,毫不掩饰地哈哈大笑起来。秦戎也跟着笑,小秋虽然没有笑的太夸张,但眉眼弯弯地,那笑容也是满眼满脸的。
吴戈一手捂着脑门,转眼看向小秋,一脸委屈地质问:“你居然帮着老头儿打我?”
小秋眉梢一挑,瞪着他笑道:“我不帮我师傅,难道帮你呀!切!”
又被补了一刀,吴戈不无脑门儿,改捂着心口,一副伤心状。
郑秋实确实扬眉吐气,笑容满面地对自家小徒弟投过去一个赞许的目光。
小秋走过去将鞋子捡了给郑秋实拎回来,一边扶着他穿上鞋子,一边笑着点眼药:“师傅啊,您大人大量,别跟某些人一般见识啊!”
“知道啦,知道啦,若不是那臭小子不知尊老,我才懒得理他!”郑秋实很大度地挥挥手,穿好鞋却毫不客气地走过去,拎着吴戈的耳朵将他扯到井台旁,吩咐道:“将这些洗干净了,让小秋红烧。”
小秋这才注意到,刚刚被她扔在井台边的编织袋里,有什么长长的东西动啊动的。
她微微皱了皱眉头,就听吴戈啊地一声大叫,奋力挣扎着要逃,一边还喊:“郑老头儿,你去哪里弄了这些鬼东西来,跟长虫一样,哪能吃啊!”
郑秋实却不饶他,按着他肩膀将他按在井台上,一边得意道:“臭小子见识短了吧?看清楚了,这可是上好的稻田黄鳝,滋阴补血的好东西,哪里就长虫了。赶紧杀了洗干净,让小秋红烧去。”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秦戎这会儿走过去,笑着道:“我倒是记得小时候见过大人侍弄……戈子去帮小秋收拾饭吧,我来拾掇这个!”
秦戎的家乡靠近淮河,湖泊水网密集,淡水产品吃的比较多。听他这么说,吴戈也不好再逗笑,只过来拍了拍秦戎的肩膀,然后进厨房帮忙去了。
小秋听得说是鳝鱼,也不往近前靠了——这东西她也挺喜欢吃,但也确实长得……就如吴戈说的,跟长虫似的,怪吓人!
没多时,宋秀程也回来了,他没有带吃的,而是带回来一个人。
“芳芳姐?你什么时候来的?”小秋一见站在宋秀程身边的漂亮姑娘,登时欢喜地快步迎上去问候,一边回头朝宋秀程吐舌头,“小舅舅都不告诉我。”
即便如刘芳芳这般大方,随未婚男友见亲朋,还是多少有一点点羞涩,脸颊热热的。
她笑着挽了小秋的手道:“上午就到了……你小舅舅也不知道我要来……”
小秋笑,挽了刘芳芳的手往里走,一边悄声道:“芳芳姐不用替我小舅舅打掩护啦,我都懂的……”
刘芳芳脸颊更热,笑着点点小秋的额头:“人小鬼大!”
宋秀程拎进来一兜南果梨,是他同学去郊区带回来的,看着个头不大,小小的圆圆的,只有婴儿拳头大小,老北京却都知道是极美味的果子。
刚摘下来的南果梨硬硬的,还不好吃,需要放上两三日,等到浓郁的香气散发出来,果肉‘熟’透了,咬一口,软软的香甜软糥,汁水四溢,最奇的是,熟透的南果梨会有一股淡淡的酒香,故而,老一辈儿的人,又称其为‘醉梨’。
吴戈秦戎虽说是京城生京城长的,却不会对这些吃的喝的上心。刘芳芳是典型的S省妹子,对这种水果也不认识。即便经多见广如郑秋实,也不知道这种梨的妙处。独独小秋,托厚实某宝的福,对各地域特产水果多有见识,一眼就认出了‘南果梨’。
“哎呀,小舅舅从哪里弄来的南果梨?”小秋下意识地问出口,抬头就对上宋秀程疑问的目光,连忙掩饰,“我去郊区听村里老人说过……不过,那位老人也说,有几年没见着了。”
这个解释说得通,宋秀程也没再追究,笑道:“一共就那么十几颗树,这种梨摘下来搁两天就变软了,不适合运输储存,又不让进城贩卖,只能干看着在树上熟透了落下来烂掉……我有个校友,他二姨家就是那个村的,才能带一点过来。”
这种事听多了,其他人也没怎么上心。倒是吴戈拎着一只螃蟹过来,碰了碰小秋,低声道:“……让他们开车去拉回来,行不行?”
小秋看过小舅舅拎回来的梨,只是微微泛着一点点浅黄,手感硬邦邦,如果直接去车拉,当天回来,应该赶得及梨子熟透前卖掉,只是,这水果往哪里卖,还要斟酌斟酌……她并不想出风头上街摆摊子,她更相信闷声发财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