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618)

  后悔什么的,实在不是小秋的长项,也就往邮筒里投信的那么一会儿,买了早点回到家,招呼师傅小舅舅和廖辰哥哥吃饭,她就把这些都抛开了,反而心情不错地哼着歌,一边摆早餐,一边琢磨起招人的事儿来。

  眼瞅着南方的货就要陆续到达京城了,第一批是铺货,数量不多还好说,后边货物量不断增大,招人可就迫在眉睫了。

  而昨天晚上陈东方田金明李长江三个人也回了话,战友们能提前退伍,但也不能跨年,怎么也得春节之后了。显然,年前两个月的旺季,指着新一批退伍兵是来不及了。

  吃着早饭,也满心里盘算着如何招人,去哪里招人的小秋,没想到,刚放下饭碗,就有了个意外之喜。

  给她惊喜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爹王利民。

  赶着上县城的机会,王利民给小秋打了个电话过来,打电话的目的就是告诉小秋,小秋大哥成海的婚房收拾好了,这两年,成海跟着王利民这个二叔干,攒了些钱,手头宽裕了,王家这一代第一场喜事自然就想着置办的像样些。

  其他也还罢了,大伯王利军就提出来一个要求,听说城里人结婚都不兴三转一响了,而是兴三大件了。他们庄户人家不指望跟城里人一样把三大件都置办全了,却也想着置办上一件,体面体面。

  而电视机、收录机和洗衣机这三大件,最让庄户人稀罕的非‘电视机’莫属了。毕竟收录机和洗衣机,对于庄稼人来说,真的觉得有些没必要。电视机就不一样了,往家里一摆气派不说,按一下开关,据说就能自己唱大戏……结婚办喜事不就图个热闹喜庆嘛,如今这时节不兴请戏班子搭台唱戏,能置办个自己就能唱戏的机子也是好的嘛!

  鉴于电视机太抢手,县城的百货商店一年也到不了一台两台的,就县城里那些有头有脸的还不够抢呢,怎么说也到不了老农民手里。

  于是,王利民就给小秋打了这个电话,他这个当爹的也没想到让女儿给解决这个难题,他只是想着让小秋帮忙问一问郑秋实,实在不行再问一问吴海港两口子,看能不能想法子买台电视机。王利民跟大哥处的亲,大哥大嫂第一次娶儿媳妇,就提这么一个要求,王利民就想着,哪怕求遍天下人,也要给大哥大嫂办了这事儿。

  让他实在没想到的是,在他看来几乎比天大的难题,对他亲闺女来说真就不算个事儿——若是让他知道,前天晚上,她闺女刚刚放出‘豪言’,拿出一台彩色电视机来做年终奖励,王利民这个当爹的,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或者,会吐血三升?!

  小秋没好意思说得太轻松,只让老爹放心,在京里买台电视机还是不太难的。

  一听这话,王利民算是放了心。于是,就说起家里的事情来。

  自己家和大伯家倒是都挺好,地里收成不错,大哥成海养的鸡也很好,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发展到两千多只了。王利民还做着倒买倒卖的生意,不但还在继续‘倒蛋’,因为与植物油厂挂了钩,秋后他又联系了几批大豆、花生之类的榨油原料送过去,也顺势从厂子又要了两批油出来,一反一复挣了一大笔。

  倒是堂大伯王利群那边有些不太顺当,王利群自己倒是仍旧当着大队书记,可前几年让村里人羡慕的几个儿子,工作却都有些不尽如人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小秋的堂大伯王利群一共三个儿子,分别是成山、成峰、成岭。

  老大王成山是正儿八经的初中毕业,六零末的初中生还很稀罕呢,王成山一毕业,王利群略略走动了一下,成山就被招工进了县里的农机厂。

  所谓农机厂,却并不生产什么大型的农机设备,更多的是负责统购统销农业机械,并做一部分售后维修工作之类的。王成山进厂之后踏实本分,工作也挺认真,又有文化,就被安排在厂部工作,基本上做的是办公室那一块。原本是最四平八稳,活儿轻省还不少领钱那种工作,可谁成想,一眨眼政策改了,先是消失多年的铁匠铺子重新开了业,接着多年禁止的集市也重新出现了,村里的人最开始买点儿什么土特产还躲着避着的,见没有人再抓投机倒把,胆子渐渐也就大了,如今,连炸油条、卖包子的摊子都有了。

  这些小摊小贩倒不至于影响到农机厂,八月份,地区里开了一家农机公司,人家不但卖各种农业机械,不限名额只要钱的那种,还跑到国营农机厂农机公司挖了好些技术骨干去,这下连售后维修工作也红红火火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