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小秋眼底的难过却没能逃过秦戎的眼睛。
对此,秦戎感同身受,很了解,但也心里难免有些发酸……不过,小秋毫不迟疑地把信递给他的动作,却又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其实,疆省也不全是荒原戈壁,也有丰美的绿洲森林草原良田。”秦戎安慰了一句,一边展开信看起来。
疆省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小秋自然知道。上一辈子,拜发达快捷的物流条件所赐,她没到过疆省,却吃过许多种疆省特产美食呢!
小秋看完信,没急着回信。
她拿着火车票进了房间,打了个转,将火车票‘收好’,换了一件出门的裙子出来,招呼秦戎出门:“看完了吗?看完陪我去一趟书店吧!”
这两年的发展,吃用穿的东西,京城能买到的,老家也差不多都能买到,不需要她再往家里带了。过完暑假,成江就要上高三了,她想去趟书店,看能不能淘换几套复习资料给二哥。
根据成河的成绩,高考上大学基本不成问题,小秋就想着,再推一把,让二哥争取也靠进京城的大学来。不一定非得京大华大,京城其他许多高校也不错。再说,到时候,兄妹们又能聚在一起,有什么也能相扶相助,二哥将来继续深造或者就业,她或者都能搭把手出点力。
在小秋心里,二哥成江的天赋可是不逊于小舅舅宋秀程和廖辰的,她不忍二哥再像上一辈子那样,被耽误、磨损了浑身才华,庸碌一生。
秦戎手中还捏着吴戈的信,听到小秋叫他出门,似乎还有一点意外,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随手将那信装进自己的口袋,答应着,快步推上车子,随着小秋出了门。
这一天,小秋在书店里磨了大半天的功夫,也只找到不到十本复习资料。实在不是她要求高,而是这时候,‘题海战术’还没被正式提出,教辅书、某真卷、某真题之类的也没大行其道,书店里有限的教辅书也多是供教师使用的,给学生用的就没几本,还多是这几年新兴的外语。
没办法,小秋抱着几本辅导书付了款,又让秦戎陪着她去了趟百货大楼。衣服什么的不用她特别再买了,玩具、文具和糕点还是要买一点的。一来给弟妹们,二来也是从京城回去的一个意思。
因为公司的事情基本妥当,各处都有人盯着,小秋这次回家倒是没打算太快回来。买了些东西,收拾了行李之后,小秋乘坐当晚八点多的火车离京回家。
拿到车票后她就给老爹打了电话,王利民在电话里连连笑着保证,到时候,保证闺女坐的火车一到站,就能看到他。这会儿,买张站台票就能到站台接站,若是停靠时间长的站点,还能上火车接呢!
小秋在硬卧车厢里睡了一觉,天亮了洗漱之后,火车才拉着汽笛进了站。
她收拢收拢行礼,就靠在窗户上往外看,寻找站台上熟悉的身影。可,火车进站停稳了,已经有旅客下车了,她也没能找到王利民的身影。
因为怕老爹怀疑,她的行李偷渡的不多,箱子袋子的一大堆,她一个人可搬不下去。
好在,同坐一个车厢的有两个进京公干的中年人,见她一个小姑娘带着大堆行李,就主动帮忙,这才帮她把行李搬下车。
到了站台上,小秋就不好再让人家受累了,道谢之后,让人家先出站,她则继续在站台上找王利民。
下车的旅客陆续走完,火车也再次拉响汽笛离了站台,小秋回顾前后,都没看到王利民的身影——她终于确定,老爹食言了,没来接站!
第五百八十七章
王利民虽说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却足够守时守信,而且依着他对大闺女的上心劲儿,答应了小秋来接站,也轻易不会食言……他没来接站,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小秋心里难免担心起来。
站务员见小秋一个小丫头带着一大堆行李,好心地找了个拖车过来,帮她送到出站口。
站在出站口,小秋四下里张望了一会儿,仍旧没看到王利民的身影,她就开始收拾起行李来。在路人看来,她就是在归置行李,无非是将几件行李合一合,小件尽量归置到大件里去,等她收拾一会儿,就剩下一只皮箱和一只袋子,看着体积没怎么变化,其实里边基本都是空的,她一手一只拎着慢慢走,看着有些吃力,其实不过是掩人耳目。等离开出站口一段距离,寻个无人的街角,她就连这两件行李也收了起来,只背着一个书包,匆匆出来,一路先往邮局去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