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些,吴戈给小秋回信,难得地说了夜里站岗巡逻会比较冷,裹着大衣都不顶用。吴戈心里有一句:要是有一口烈酒就好了,指定暖和许多。
喝酒,在军营里是不允许的,更何况是站岗巡逻的时候。
但,小秋是学医的呀,普通烈酒不被允许,药剂(酒)却是不受限制的。当然,喝太多也不行,但带一点在身上,冻狠了的时候抿一口,比单纯的烈酒可又能好处太多去了。
于是,小秋根据一个强体抗寒的古方配了药,又请郑秋实把过关,这才用上好的高度酒配了药酒,装进她特别定制来的扁形金属酒瓶里。这种酒瓶只比她的巴掌大一点点,金属材质,拧好盖子后密封很好,能够轻松揣在怀里。若是吴戈夜里站岗巡逻揣上这么一瓶,冷狠了喝一小口,就能最大程度减轻冻伤的可能。
吴戈收到包裹后,回信很快,两张信纸满满的都是夸奖。只不过,信尾来了一句,若是可以,让小秋再配点儿药酒发过去,她上一次寄过去的那些,吴戈就只捞了一小瓶,其他的没到他手里,就被抢光了。
小秋不知道的是,她在吴戈所在的部队出了名,一提起来都知道,吴戈未过门的媳妇儿,做得一手好酒。包括部队的几位长官,说起来一个个也是直吧嗒嘴:那酒,带劲儿啊!
部队里那么多人,小秋琢磨一下,恐怕她寄几百斤酒过去,也不够那群人抢的。
琢磨来琢磨去,她又想了个办法,模仿‘酒心巧克力’的做法,找了个糖果厂,定制了一批酒心糖。这种糖外表只是比较好的水果糖,内里却有一个酒心,用的是她大青花里的药材配制的药酒。因为药材有限,酒心糖出产的也有限,统共不过五斤的样子。
另外,她也用外边买到的药材配制了一百斤药酒,仍旧用金属瓶装了,封好口,连同糖一起发了过去。
一百斤药酒和五斤糖一起发到部队,酒照旧被一抢而空,最后到吴戈手上的只有两小瓶酒和五斤糖。大老爷们儿都爱喝酒,但没有哪个爱吃糖,即便爱吃甜食的,在人前也不好意思承认。糖啊点心啊,那都娘们儿和娃子才吃的东西。
而经小秋来信提醒过的吴戈,一脸气恼不甘的样子,回过头,就把那些糖珍而重之地收在了自己的行李柜中,以后,但凡夜间出去巡逻站岗,都会装上几颗。
此次的糖果酒心,小秋又改良了配方,用的酒也进行了浓缩。看着不起眼的小小一颗,吃下去差不多赶得上半瓶酒,一般站岗巡逻一小时的话,一颗糖就足够吴戈浑身热乎乎,不怕冷了。
冬去春来,时光飞逝,好像只是一转眼,就到了八二年夏季。
六月初,吴戈参加了全军军事院校招生考试,据他自己说,考得很轻松,题很简单,他在信中很自信地说:“等着我,不日即归矣。”
惹得小秋嗤笑了一回,写信回去臭他:“戎子都要上大二了,你才考上大学,有什么可显摆的?”
她还说:“我二哥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极好,在省里排名都在五十以内,不出意外,又是一个清大生。到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你觉得你还有什么好得意的吗?”
好好地敲打了吴戈一番,小秋心满意足地将信笺塞进信封邮了出去。
第五百九十四章
六月底,全国高考季即将来临,小秋虽然嘴上说一点儿不担心,但还是挂记着二哥成江的高考。
在这时,她又收到了吴戈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小道消息,他的考试成绩遥遥领先,顺利通过,等成绩正式下来之后,他就很快要踏上回京之路,届时,他们又能在十刹海畔重聚了。
在这封信的末尾,吴戈写了一句话:“刚刚,我们班的几个人都让我交待,是不是给女朋友写信。你知道我怎么回答的吗?”看这封信的时候,小秋刚洗了头发,正一边拿着梳子通头发。看到这里,手猛地一顿,差点儿把一缕头发扯下来,头皮一阵生疼,她捂着头揉了好一会儿才好。
鉴于吴戈害得她扯伤头皮之过,小秋一恼之下,干脆没给他写回信。反正,那个祸害家伙很快就要回京了,说不定她这时候下写信回去,他反而收不到了呢!
果然,不出所料,接到这封信的当天晚上,秦戎送了消息过来,吴戈参加的军校招考成绩正式公布出来了,吴戈的成绩不出意外地过了线,而且超了录取分数线一百多分,是他们军区的第一名。这种好成绩,全国军校几乎可以任由他挑选了,不出意外,吴戈应该很快就能回京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