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810)

  来爬长城的人不少,络绎不绝,却仍旧能够随意走动,随时可以停下脚步,扶着城墙垛口俯瞰一下景色壮丽,而不像后世,‘只见人脸不见墙’!

  照顾两位老人,大家伙儿爬长城的速度都不快,一边走一边拍拍照看景,其他什么东西也没带,就由成江成河各背了个水壶,轻装上阵,慢悠悠地爬上去,宋胜书和钟玉琴两位老人爬到第四个敌楼就走不动了,再往下山势也越发陡峭,索性将他们留下来休息。前面台阶平缓,吴戈也跟着上来了,这时不用别人说,他也主动要求留下来陪着两位老人。

  王利民和宋秀莲又爬了两座敌楼也停住了脚步,倒是三个小的,一个个劲头十足,一路又爬了五六个敌楼,这才终于停下脚步,略事休息,喝了几口水,就往回返。

  下山不费劲,却更危险,秦戎和成江成河一人拽着一个小的,秦戎还回头准备扶小秋,被她笑着拒绝了:“你拉住小冬就够了,我自己慢慢走,跟在你后边也一样。”

  成江成河在后边看着两人互动,对视一眼,神色未明。

  第六百三十章

  离开八达岭,天色已近晌午,一行人开车直奔京郊的宛平古城,在这边找了一家饭店吃了饭,然后,步行走上卢沟桥,看桥墩上清晰可辩的弹痕,怀念当年宛平守军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悲壮……

  三个小的尚不懂这些沉重的东西,一路扒着桥栏杆找狮子,然后数有多少只。

  小夏走在最前边,一路数过去:“八十六,八十七……”

  后边小冬却突然喊:“这里还有一只小的!……看,在大狮子的屁股底下呢……”

  小夏一顿,回头去看那只被当成小板凳的小狮子时,之前记得数却忘了,只能跺脚拍手一番,懊恼地返回去,从头开始。

  八月底的京城气候已经带了丝秋意,中午热,早晚却渐渐凉爽起来。

  一家人吃过饭出来时已经下午三点了,在桥上玩了一会儿,太阳就偏向了西边,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流水潺潺,再配上朗朗晴空,平安世界,让人心神舒畅之下,暂时忘去那一段血泪历史,于是,看山是山,看河是河,卢沟桥,也恢复成了最本真的古桥,安然而卧。

  游玩了一回,天色渐晚,一家人才有些意犹未尽地离开卢沟桥,回到车子上。

  大家伙儿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被吴戈带到了老宛平城东郊的一处小店,这家羊肉馆子门脸不大,却据说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因为面积不大规模小,也没进行合营,而是保留了个人经营……据说,这是当年进京时,某位领袖人物来此吃过一餐,之后就念念不忘,时常提起,特意发了话让小店得以保留。

  这家店不大,却有自己的规矩。

  他们都是一早杀羊,然后生火炖肉,中午还不卖,要到半下午工夫,羊肉炖的酥烂脱骨,这才卸下门板开张,食客可根据自己需要选取纯肉、肉和羊杂、纯羊杂……肉和羊杂是上称的,汤却管添管饱。

  另外,这家馆子还卖薄如荷叶的手擀饼,食客可根据自己口味选取羊肉或者羊杂,店家负责把饼卷好,还可根据食客需要放点儿葱花、青椒末、香菜末之类调味。

  羊汤浓香,肉质软烂,卷饼更是外韧内香……

  据说,这家馆子定量每天就杀五只羊,卖完算完。就这五只羊,每天都不够卖,每天都有特意跑来吃羊肉的食客扑空,不得不悻悻而归。

  等小秋一家人到了这小店,一个四十多岁扎着白围裙的大叔就满脸笑容地迎上来,一边扯下脖子上白毛巾擦着手,一边招呼:“吴小哥秦小哥来啦,里边儿请!”

  吴戈笑嘻嘻地道:“老丁,我们兄弟订的羊肉没给卖了吧?”

  老丁嘿嘿一笑,道:“哪能啊,你们俩即便今儿有事绊住脚不来,那肉也搁在那儿,不能卖……怎么着,今儿还是老规矩?”

  吴戈笑着点点头,回头看了小秋一眼,话却是向宋胜书和钟玉琴说的:“姥爷姥姥,他们家的羊肉分锅子和卷饼,你们二老喜欢怎么吃?……哦,那咱们就都尝尝。姥爷不爱吃生葱花的对吧?我记得姥姥不忌口?”

  宋胜书和钟玉琴都很满意,人家孩子跟自己统共没吃过几回饭,还把自己忌口不忌口记得这么清楚,换成谁都高兴。

  吴戈又问了问其他人的喜好,又回头跟老丁一一交待了,这才引着老少一家子人穿过从店面里穿过去,来到一个很宽敞的院子,院子一侧搭着一溜木架茅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