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看着小秋住着这么大宅子,不用别的,就这栋宅子,都够划个地主资本家呀,这万一哪天风向变了,可不就是祸事吗?
等再看到从厨房里迎出来的秋芬嫂子后,这娘俩心中的担忧就更深了——哎哟喂,这孩子,咋还连佣人都使唤上了?
当着许多人,娘俩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亲人重逢的喜悦不自觉地淡了一些。
吃过饭,秦戎、吴戈告辞离开,小秋带着钟玉琴和爹娘去各自的房间里安置,又介绍了淋浴间、洗手间等等的所在,这才准备回头带弟弟妹妹去他们的房间。
钟玉琴出声叫住小秋:“秋啊,姥姥好久没见你了,怪想的,你把那几个小坏蛋安置了,今晚过来陪姥姥睡成不?”
陪老人一起睡是很幸福的事儿,小秋哪里会拒绝,自然爽快地答应着。
成江笑呵呵地拍拍成贵和小冬的肩膀,道:“你陪姥姥吧,我把几个小家伙送到房间去。”
看着哥哥带着几个小的出了门,小秋转回身,笑嘻嘻地招呼钟玉琴洗漱:“姥姥,我帮您放水,您洗一把,我帮您搓搓背……”
钟玉琴笑呵呵答应着,随着小秋进了淋浴间。
钟玉琴住的是二进院的正房东间,耳房里改装了一部分的洗漱间,装了淋浴和浴缸,小秋动作熟练地试了试浴缸中的水温,然后扶着钟玉琴进了浴缸,她坐在老人背后,拿毛巾轻轻地替老人擦背。
感受到背后的温热和舒服,钟玉琴这才将心底压着的一口气吐出来,叹口气道:“秋啊,这房子是谁的?”
小秋准备带家人来新宅子这边时,已经做好了给他们解释的说法,此时听到姥姥问起,她也没隐瞒,坦然地承认:“姥姥知道我跟吴戈秦戎做了个小买卖嘛,多少挣了几个钱,恰好遇上这家人要把房子卖掉,我就动手买下来了……”
钟玉琴听她这般说,心中的忧虑略淡了些,却还远没有消散:“秋啊,你年纪小,之前的事儿你娘可能也没给你说多少,不知道这里头的厉害啊!”
老太太为了教育外孙女,开始讲述起自家的遭遇:“咱们家的家业还要从你姥爷的爷爷,也就是你老老姥爷说起,老人家年轻时就是个普通的庄户小子,家境一般,脑子却挺机灵,人也勤快,十二岁被同村的一个买卖人看中,把他带到潍县,那边有个老点心铺子,点心是多年传承的手艺,好吃,买卖也好。带你老老姥爷出去的那个买卖人啊,不抽大烟不贪杯,就是有个爱吃甜食的小爱好,特别喜欢老潍县那一家的蜜三刀,就经常打发你老老姥爷去给他买点心,一来二去的,就跟那家人熟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积累三代,家里是攒了点儿钱,可从未做过恶,每逢灾荒,还总会拿出粮食救济灾民……可就是这样,还是一下子成了资本家……我和你姥爷天天挨批斗,那时候,你小姨才不到一岁,你小舅也只有三岁多,只有你娘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在家里带着弟弟妹妹,连门都不敢出,一出去那些孩子就拿石子儿土坷垃打他们,骂他们黑崽子……”
说起过往,淡然如老太太也禁不住几次哽噎……
好不容易把自家的遭遇讲完,老太太擦把脸,略带着鼻音道:“秋啊,姥姥姥爷年纪大了,如今看你娘过得也不错,那些事儿也就都搁下了,唯一的愿望就是看着你们小的都有出息,将来的日子过得平安顺遂啊……”
自从钟玉琴开口说起自家的过往,小秋大概就明白了原因所在,她有信心生活只会越来越好,但老人们不知道啊,这一片拳拳关怀,只让她觉得暖心。
她没有立刻答应姥姥的建议,也没有出言拒绝,只笑着道:“姥姥您放心,我会注意……”
听她这么说,钟玉琴也知道孩子没听进去,却也没法责怪,只能暗暗叹了口气,让小秋出去,她自己在浴缸里默默坐了一会儿。
小秋知道老一辈的心结,理解她们的担忧,更感念她们的关怀,只是,让她放弃眼前这些,显然不可能,她能做的就是耐心地安慰老人,再带老人多走走,多看看……
她突然有个念头,想着带老人去南方沿海城市看一看,看看那边的热火朝天,看看那边更先进更开放更勇往直前的人们的生活。
她还想带老人去看看港澳,看看国外的生活,然后告诉他们,不久的将来,咱们国家的百姓,也能过上跟外国人差不多的富裕生活,别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时候小汽车都会普及,人们担心的不再是吃不饱,而是好吃的太多,身体承受不了,还得挨饿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