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个将错就错的设定还有一个逻辑弊端。
到后面就牵涉到曜徵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他的亲生儿子,而非要传给女主,无论怎么说、怎么解释,其实在我心里都觉得有些牵强,但如果一开始就设定成曜徵没有后妃,更没有任何子女,那么,他要将皇位传给他唯一的血亲后人也就是他妹妹的孩子,那么这事就很顺理成章,甚至不用再解释。
这便是一开始没有想好的细节问题。
其二,关于霜夜。
这是一个到了后来让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角色。
当时最初设定大纲和角色的时候,并没有设想出这样一个人。
他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这个世界中,他最初的几次出场甚至没有名字,我以为他是个配角,但他却执着的存在,仿佛有了他自己的灵魂。
之后的故事走向便几乎不受作者的把控,他的意念强大到足以透出故事,影响到作者,一开始,本安排了他必死的结局,但故事中的角色和故事外的人全都不忍心让他死去,于是他又更改了自己的宿命结局。
他在故事中爱上了女主,我却无法给他最好的结果,有些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有些则是因为身份与伦理,所以只能辜负。
于是只能借师父的口说出,在这世间,总要辜负一些人的一往情深。
但他就这样从我的大纲中硬生生地跳出来,在原本最初的重要角色的词条中插入了这样一个角色。然后他串起了故事后半部分的故事线,带动了剧情的发展。
很久以后我回想起来,他第一次见到女主的时候,女主拿着一把名为劈柴的重剑,屯云惊风,那是他第一次出场。
……
然后在前几天,我忽然明白了,这个角色其实是我内心所缺的一个身影,是我的潜意识慢慢的将他具现为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也许,是当年,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朦朦胧胧中所最希望遇到的那样一个人,强大、可以依靠、可以信任,一诺万年的。
这样的人,在我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
……
因此故事到此,也是我自己的一段心路完结,在故事的前半部分,我总以为自己写不好感情戏,其实只是因为投射的不够深,女主最初一眼看到的那个名叫楫离的英俊少年并不是从我心底走出来的,是为了设定而设定(而且前面也说了,是匆忙修改出来的设定),然而后来的霜夜这个角色,是从我的潜意识中无声无息的浮现的,是一个真正幻化又具现了的形象。
感谢这个角色,让我更深的理解了人物应该如何去写,感谢这个角色,让我感知到了角色是真的有灵魂的。
——————
下一本书,依然是个轻松愉快的故事,已经有了框架和局部细节,会努力尽早开新书,希望依然能得到你们的支持。
我会认真写故事,用真心对待故事中的角色。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的书友们。
爱你们。
完结说几句
全书已完结。
关于开篇十几章,想小小的说几句……
前面十几章写得不理想。原本最初的设定是,女主从地窖里面爬出来之后,才发现过了乱兵,镇子里面的人全都死光了。
【之前的原稿是这样的(片段粘贴):“客栈里所有房门全都大敞着,楼上楼下一片狼藉,桌椅残损,到处都是摔碎的酒坛子和破碎凌乱的杯盘。大堂和客房内,随处可见早已冷透的尸体。
“风倚鸾小心翼翼地跨过那些尸体,绕开躲开地板上和墙壁上已经变成褐色的大片血迹,在客栈的楼上楼下查看了一遍,确定已经没有一个活人。
“这些死者全都是陌生的过路客商,而客栈中的那些人,上至老板娘,下到小伙计,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镇子里面,从前热闹的街市上,也四处横陈着很多具尸体,大多都是她熟识的面孔。半数房屋被毁,满目一片凋零景象。……看样子,大概是某国的征兵从这里经过,杀死了老弱,绑走了壮丁,虏走了所有能看得过眼的年轻妇人。”】
……
然后第二章就写到女主独自一人,在镇子外面挖了很多坟坑,给这镇子里面所有的人收尸。
……
按照最初的想法,女主离开镇子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镇子里面的人全都死光了,舞掌柜等人则失踪了,所以她只能孤身一人离开,然后有接下来的情节,又遇到了假装盲眼的琴师,这样的设定大概更有逻辑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