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曼丽/曼丽歪传_作者:喜了(730)

2019-04-19 喜了

  真相当然往往是叫人痛苦的,否则,还有隐瞒的必要么。

  除了直接能打击到秦橛这样犯了错的人,于万千而言,又何尝不是心痛。他哥果然是个汉子!但,说到有血有肉,至少对家人,他未免还是自私了些……

  好吧,这边的真相大白。谈了这样长一段时间的往事,时间也过了不少,依旧不见万遗返回。意一也是好奇妹妹到底把万萬叫出去问什么,刚要起身出去看看,这时小道端着茶盏进来,“您们先喝点茶吧。”

  “谢了,万遗呢,”意一问,

  小道答:“仙长正在‘坐忘’。”

  意一一挑眉,直截了当,“这不是她‘坐忘’的时候。”

  显然一直稳得住的小道此时有点心虚。万遗叫他尽力拖住哥哥这边,小道想这一点也不难,丢一些道家常规出来一般人就得信。却,这不是一般人呐!

  “哦,今天是吉日,仙长说……”

  意一已经起身,声音明显锋利了些,凛然感,

  “‘坐忘’,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显然,你和她都没做到这点。”走了出去。

  “尊主!”小道慌了,跟跑出去。

  今儿最受刺激的当属万千了吧,

  看看他们都称万遗啥!

  第508章 .51

  眼前,虽然诡谲,但依旧不得不承认很有意境!

  意一想着,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他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

  那么,眼前,他的妹妹属于哪首诗呢,“华表千年一鹤归,

  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

  却向五云翻翅飞。”

  妹妹自幼痴迷道术,常人眼中,可谓走火入魔。但作为最亲近她的家人,意一也见过妹妹真在“道术”中的“茁壮成长”。

  妹妹大字不识,但并不意味不学无术。有些,她这个小小年纪可称大家!

  妹妹承李鱼衣钵,深谙道家茶道、法器。

  那年,妹妹去往太极殿只一年,

  回来,小小的她坐中央,就为家人奉献了一场“茶道盛宴”!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意一难以忘怀,小万遗穿着青色道家下仆服,腰身那里金龙描色的黑色宽腰封,宽大的袖子袖口那里一收,显得极为精干。长及小腿的发全给盘到了头上,露出特别精灵的一张脸蛋儿。万遗那时候还有婴儿肥,一团盘坐在中央,格外可爱。

  但,自“二月一番雨”这一出声,她漂亮的小手开始摆弄起面前的茶盏,又有些优雅的味道出来,当时很叫姨婆婆欣慰呢。姨婆婆说,万遗这股子劲儿,很像外婆。

  道家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尤重。道人们习惯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小小万遗清清楚楚“三才合一”走到长辈跟前奉茶,规规矩矩叩首、斟茶、作请,……首次见到小课的手足无措,他舍不得小女儿给他的叩头,两手去端茶,放到嘴边喝时,意一清楚看到小课的唇和手都在抖……那是高兴,家人都清楚万遗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小课跟着煎熬了什么……

  如今,

  万遗依旧如那年小小的她一般,端坐在只属于她的明黄勾丝细线条的大红祥云蒲团上,定睛望着座下的小万给万萬催眠。

  也许这也是他家会遭垢弊的一点:完全“放纵”万遗。就如此一刻,意一望见了,也没丝毫横加制止的意思,只站一旁看着。或许意一也有这点考虑:今儿可能是个“突破口”,自己刚儿要在万千跟前揭她的底,妹妹并未反对。那就接着往下看看吧,她这一两年混在红尘里,甚至这时她师父命在旦夕她还坚持着……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