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喜气洋洋_作者:紫莜dxm(164)

  反正这两个案子虽然有些像走过场,最后京兆尹依旧派了礼部官员讲礼教、讲律法。

  但京城百姓议论起来,那是一片唏嘘,有书生就道:“孔大人所言甚是,若是阻拦不了丈夫纳妾,何苦把气撒在妾侍身上,有本事就抽那丈夫一顿。”

  “你说得轻巧,她是妻子,要依靠丈夫生存,她敢与丈夫唱反调么?”

  “不,这个妻子明显是个笨蛋,她丈夫明显是长了一条花花肠子,她何苦把心思放在丈夫身上,教养好儿女,等他丈夫动不了,还不得靠她和她的儿子过日子?”

  “你好恶毒!”

  “我恶毒?我恶毒的话就会说我有一百种方法让这个男人瘫痪、死去,还不会让仵作发现,没有了这个男人,那整个家就是妻子的天下,看谁还敢给她气受?”

  “这个更恶毒!”

  “可惜,你还没资格见识老娘的恶毒!”

  发表这个言论的是市井当中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婶,她是附近有名的泼辣子,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有名的泼妇,但人家男人乐意被她管束,而且人家日子还越过越好,大儿子小儿子都读书有成,或许考不中进士,但有生之年肯定能考中举人。

  还有人说道:“那位通大人俸禄多少?他养得起这么多的妾室吗?要我是那妻子,随便做点手脚都可以把他的家业搬空,没有钱,他拿什么养妾室?”

  ……

  炎热的夏天一连三天下午都下起了大雨,大雨倾盆之后,傍晚的天空一碧如洗,街面上干干净净,道路两边的树叶花草干干净净、翠绿娇艳,人们在街头一角畅所欲言,谈尽京城的八卦消息。

  而孔毓昌成名了,满朝文武都重点调查了孔毓昌其人,在知道他是什么性子之后,各个官老爷抽了抽嘴角,怎么办?哪家没有一点龌龊事,这要是撞到孔毓昌手上,可能不会有事,就是太丢人了,于是不少官老爷就派人盯着衍圣公府,一旦孔毓昌出门,就有无数双眼睛监视着他。

  孔毓昌一点都没有察觉,他依旧在上班之余、读书之余的闲暇时间逛逛街,与朋友们聚一聚,然后暗暗调查不平事。

  对于一连多日没有任何发现,孔毓昌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所以下一个大朝日,因为没有奏本上奏,孔毓昌就没有跟着上司去上朝。

  右都御史松了口气,当初那本奏本上落款有他的名字,事后他被不少人埋怨了,但他也无可奈何,这是万岁爷交给他带的徒弟,意图不言而喻,他完全不能阻止孔毓昌上奏,而且还得给其保驾复航呢!

  谁知,半个月后,又一次大朝日,在满朝文武都快忘记孔毓昌带来的窘境时,他又来上朝了。

  天色还不是很明亮,等候期间,文武大臣看见孔毓昌,纷纷倒吸一口冷气,个个心中盘算了一下自己家没有什么龌龊事了吧?因为孔毓昌闹了那一出,诸位官员回家连小妾的屋子都不敢进了,但像四五十岁的官员基本上和妻子早就分居了,也就导致这些官员既不能睡小妾,也睡不了妻子,因为他被妻子赶出来了,很明显妻子并不在乎他,没办法之下就只好自个睡了。

  费扬古精神一震,他真是被孔毓昌害惨了,但也不能说害惨了,他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与夫人把过往的事情拿出来理了一遍,也深刻做了检讨,女儿说得对,一个男人处理不好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关系,那根本就是很无能的表现,而他年轻的时候心思粗得没边,根本没有发现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剑拔弩张,现在回想起来,费扬古自己都汗颜。

  就不知今天孔毓昌参奏的倒霉蛋是何人呢?

  等啊等,终于等到康熙帝和一众大臣商议完政事,李德全那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之言,孔毓昌立即就站了出来,满朝文武大臣目光就像探照灯一样准确无误地落在他的身上。

  “臣参奏翰林院编修李霖儒李大人一本。”孔毓昌话音落,满朝文武大臣的目光就落在了礼部左侍郎任雨石身上,因为任雨石是李霖儒的岳父,李霖儒是上上一届的榜眼,当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多么风光!

  左侍郎任雨石额头一排冷汗,他脑子高速运转,他女婿还能有什么事情?坏了,莫非是那件事情?

  孔毓昌声音高亢,陈述起来颇为让人有几分感同身受,随着他的话语,不少大臣是笑非笑的眼神落在了任雨石身上,与任雨石交好,或者有嫌隙之人,心中暗暗回想着六年前的事情,好像任雨石嫁女嫁得很匆忙,而且他女儿出嫁之后不过八个月就早产,现在看来有猫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