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子保命日常_作者:九十九六七(684)

  齐巧姗:“……”

  竟然无法反驳。

  在此期间,她向多个外企或者三资、合资企业发了个人简历。

  在招人要求上,她发现一本学历居然远远不够,大多数企业都是以211和985大学的一本为起步,并且要求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实习经验和外语等级。

  为数不多愿意招收她的大多都是小型企业……传说中“女人当壮汉使,男人当奴隶使”的私人公司,而且面试的时候开口就是:“什么时候生孩子?一次打算生几个?对休产假和将来照顾孩子什么看法?有父母吗?父母是北川人吗?能照顾孩子吗?公公婆婆能照顾孩子吗?生了孩子打算做全职太太吗?”

  齐巧姗:“……还没生,不知道,我不在你们这里干还不行吗?”

  第160章 +

  一没特长、二没高学历、三没一技之长傍身还没生过孩子的齐巧姗, 拿着曾经引以为豪的一本双非大学语言文学院本科学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于是, 只能憋着一肚子委屈,在公司里埋头苦干。

  为了能够照顾父亲, 也为了能给腰疼的母亲分担劳累, 向来五点下班就无所事事回家躺着追剧的她, 七八点一下班就搭滴滴火速冲到医院, 确定好父母亲的状态后, 十点左右才身心俱疲地朝家走。

  这么坚持了两天,她发现滴滴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于是就改乘坐公交上班。

  北川从晚五点开始到晚十点都是下班高峰期,这时候北川的交通状况,就如同十一国庆时候的外滩, 人挤着人,像是挨个要跳黄浦江似的。

  虽然公车上都有空调,可是人流量太大,空调压不住温度不说,密闭的空间还总有人身上有浓郁的汗臭味,刺激齐巧姗的嗅觉。

  还得不断担心有小偷,齐巧珊得一边抓着栏杆一边护着背包的拉链、摇摇晃晃地用四肢和身旁的人轻微撞击……

  整十一点,她终于下了公交,走在回新家的路上。

  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感受热风一浪一浪地吹过,抬头看着行道树郁郁葱葱的树叶随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音, 远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被霓虹灯所点缀,反射在眼底的光泽化为光圈在视线中晕染成一片光亮,无声的孤寂感在心头蔓延开来。

  齐巧姗的影子一遍一遍被行道灯拉长、缩短、拉长、缩短……直到她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擦肩而过的小情侣。

  “宝宝今天晚上吃什么?老公带你去吃好吃的!”

  “我们去吃烤串吧!”

  “走走走……”

  “……”

  望着渐远的情侣,齐巧珊默默地抓紧背包。

  为什么以前下班的时候,对身边同事被老公接送这回事视而不见呢?

  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一个人已经过得像条狗,生了孩子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以前察觉不到,成年人的生活原来这般苦涩呢?

  她低头看着这些天兢兢业业工作以至于磨出了茧子的十指,然后仰头看着天空,泪水浸湿了眼眶。

  可能……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她不屑于这些东西。

  她还像个孩子一样,在一个“家长”给她打好关系的地方工作,赚的钱全都是她的零花钱,没人让她承担她自己吃喝拉撒之外的消费,于是,即使是4000元的薪水,对她来说也足矣;

  她还像个孩子一样,对那些有“家长”接送的同班同学非常不屑一顾,因为她知道,她的家长比其他同学的家长都强,不过是有点忙,到了该出现的时候,一定会风风光光接自己回家;

  她还像个孩子一样,对未来从未有过担忧和忌惮,因为她的“家长”已经替她在构想未来如何生活、如何消费、该去哪儿上学、要做什么事……

  “家长”对她的要求就像小时候那样:“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剩下的别操心”变成“只要你把孩子生下来就行,剩下的别操心”。

  她看似挣了够自己消费的薪水,看似完成了成年人的独立,看似已经独挡一面……可是她的行为还是个孩子,还是个把“我只要考试考过了我就万事大吉”当生活任务标准的孩子。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优秀的标准,也不存在做好一件事就万事大吉,只有无数个会让人生的路越来越狭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