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盛宠时_作者:若水未央(127)

  屋中的四个太监和宫女刷地蹲在地上,低声哀哭起来。

  雍王叫喊出声,被那刀剑碰撞的声音下的屁滚尿流,他贴着梁柱慢慢下滑,最后揪住皇帝的衣角,求道:“父皇,父皇,儿臣,儿臣不想当皇帝,儿臣只想活命,您就放儿臣走吧。”

  皇帝抬手揉了一把雍王的头,并没有显生气,反倒生出了些许慈爱,仿佛早就知道长子是这样一个无用的人。

  但又有何法子,为今之计,除了这个阿斗,还有谁能继承大统呢?

  皇帝看着萧岐,捕捉到了一丝神色,他道:“朕知道你在想什么。”

  他说:“你在想,陛下果然狡猾,兵权给了萧岭,摄政王却让你来做,你们是兄弟,若亲厚能相互扶持,若离心也能相互牵制,总归收益的是新帝,对不对?”

  “臣,”萧岐按住那些念头,违心道:“臣不敢。”

  “你敢,怎么不敢?”皇帝转身慢慢坐回那张他躺了罗汉床上,对外面的形势全然不顾,不徐不急地说:“你想做番大事业,朕看在眼里,并如今朕给你机会,你要牢牢抓住。”

  “至于,萧岭,”皇帝摸摸胡须,他说:“此人是诈伪之人,并不可靠。”

  皇帝给他定了性,萧岐便更加明白了。

  这时外间传来吼声:“陛下,羯人要攻进来了,请速速离宫!”

  雍王听到这句,蹭地站起来,带着几丝急切,求道:“父皇,走吧,走吧!”

  皇帝气定神闲,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微微点头,他身旁的老内监叹了口气,“雍王殿下且先去,后门已经备了一艘小船。”

  雍王听完,毫不迟疑,向皇帝磕了三个头,旋风一般跑掉了。

  萧岐抿着唇,要扶皇帝起来,他摆摆手,“你走吧。”

  萧岐一愣,“怎地?陛下不走吗?”

  皇帝道:“朕病入膏肓,托孤遗旨已经下了,还需如此折腾吗?”

  门外厮杀声愈演愈烈,纵然是萧岐再镇静,此时也止不住的浑身颤抖起来。

  皇帝见状,拉过萧岐的手,压低了声音,他说:“圣旨上还有一句,若雍王不成,齐王可代之。”

  萧岐眸光一顿,还未作何反应,已经被几个内监簇拥着退出了后门。

  萧岐一首托着圣旨,一手托着玉玺,与雍王坐在船上。

  泛舟太液池,原是何等雅事。

  而此刻,一叶孤舟飘于水中,身后的东观被火舌吞没,皇帝萧铉定然身死,雍王伏在船头嚎啕大哭。

  萧岐背负万里江山,倍感沉痛,但还来不及感伤,数根短箭带着劲道,如雨般砸来,驾船的内监已经坠河。

  此时,雍王也中了箭,他口吐鲜血,让萧岐想起方才那句:“雍王若不行…”

  如何叫不行,怎么算不行。

  是进是退,是生是死,全在萧岐一念之间。

  “王叔…”雍王捂着手臂上的伤口,瑟瑟喊道。

  萧岐深吸一口气,用船舱里的火折将舢板点燃,抱着雍王跳入水中,往小船流动相反的方向游去。

  城内火光冲天,昔日繁华的洛阳一片狼藉,三方大门已破,羯人的骑兵如入无人之境。援兵迟迟未到,守城的士兵奋力抵抗,依然是强弩之末。

  封勋在敌营中冲刺了几个回合,终究为皇室和洛阳百姓守住了南边的丽景门,只要从这一扇门出去,进了岱山就能有所掩护。

  可羯族攻势太猛,眼见已经支持不住,丽景门下已经挤满了仓皇逃往的百姓,人如潮水。此时已经分不清谁是贵族,谁是贱民了。

  封宏邈不得不下令,不允许百姓再走丽景门,要留出一条路接皇帝从宫中出来的车架。

  封勋听到这个命令,大为吃惊,“阿爹,”他痛心疾首,“难道那些百姓就不是人吗?!”

  封宏邈道:“他们是人,但蝼蚁无数,皇帝却只一个。蝼蚁可以死,但皇帝不可以死。”

  封勋满脸震惊,没想到他一直敬佩的父亲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时候几驾轻车从阊阖门方向驶来,封宏邈道:“是陛下!”

  青石板路两边的士兵纷纷单膝跪地,迎接天子车架,可金銮车连停都没有停一下,轰隆隆直接冲出了城门,后面还跟着一队太监和宫女,稀稀拉拉往南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