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盛宠时_作者:若水未央(91)

  老手果然就是老手,苏全福一出马,泼猴们终于不拔花圃了,改拔他老人家的胡子。

  姜淳回到席面上,谢氏已经被各家婆娘灌了不少酒,喝红了脸,跟着旁人拉着她坐下,先给姜淳到了两杯酒。

  姜淳被她逼着喝下,低声道:“别忘了,你是我这边的。”

  谢氏胡乱点头,道:“我知道,不过我觉得这位大娘说得很对。”

  姜淳看向那位大娘,就是她儿子险些把修儿的毛给剃了,姜淳嘴角抽动,微微含笑。

  大娘道:“姑娘,我看小侯爷也已经不小了,该是要议亲的时候了。”

  “议亲?”姜淳还真没想过。她总觉得姜沉还是小孩子。

  “十五岁了还小啊。”一位娘子打了个饱嗝,嘿嘿笑道:“我家那口子,十五岁就娶了我,第二年就有狗蛋了。”

  狗蛋这娃姜淳知道,方才就是他拿火折子点了游廊下的纸灯笼。

  “就你不害臊。”一人笑骂她,“姑娘是大家闺秀,听你这胡说八道,不过我家那个口子十二岁就议亲了,议了好些个,不是嫌弃他穷,就是嫌弃他笨,只有我这个老黄瓜受累跟他凑一对了。”

  众人哈哈大笑,姜淳摸摸下巴,想想姜沉那乳臭未干的小子,如果娶了媳妇会是怎么样?

  一副两个小小人吵架,媳妇甩手翻滚着大哭大闹,而宝贝弟弟坐在廊下闷头生气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姜淳打了个寒噤,难道这种情况还得她去劝和不成吗?

  太可怕了。

  天知道阿沉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谢氏看出了她的心思,醉蒙蒙道:“你要是不放心,就给他挑个大几岁的媳妇不就好了。”

  她靠在姜淳身上,悄咪咪道:“女大三抱金砖,那方面也放得开,你能早早就抱上外甥。”

  姜淳用手肘拐了一下她,道:“你多大了,能不能有个正形。”

  谢氏起身摊手,“怎么没正形了,你看我不就是比公爷大一岁嘛,都生了两个儿子。”

  姜淳刚要开口,苏全福可怜兮兮过来,白胡子都被把了一半,众人见他那样酒醒了大半,打趣道:“这位公公,你是咋了?”

  苏全福强忍着怒气道:“各位娘子,小爷们要是饿了,得吃点东西了。”

  有几个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几个已经明白过来了,陪着笑脸离开席面,朝自家小皮猴伸出了魔爪。

  一时间满院子如老鹰扑小鸡一样鸡飞狗跳,哀鸿遍野。

  谢氏也吩咐下人:“去把兴儿给抓回来。”

  这时,苏全福从怀中把猫儿拿出来放在姜淳手上,深藏功与名道:“要不是奴才看着,毛都被拔光了。”

  姜淳接过浑身颤抖的猫儿,让它窝在腿上舔爪子,谢氏眼瞧着,酒意去了大半。

  她微微皱眉,暗忖这不是齐王的猫吗?

  萧岭赶到洛阳,与萧岐一起前往拜见皇帝。皇帝却不在含章殿中,现已经迁居东观了。

  东观乃是先帝晚年静养之所,在太液池中央,一座浮桥飞架湖面,四面环水,云蒸霞绕,红花绿波,犹如海外仙山,是个修生养性的好地方,可皇帝此时才四十出头,已然超脱俗外了。

  兄弟二人在山门口等了许久,别说皇帝的面,连门都没能让进去。二人只好在山门口拜了几拜,转身离去。

  这时一队十来人的白衣道童从浮桥上翩然而来,一人一个托盘,低着头信步匆匆。

  萧岐等侧身让路,不经意间瞥见托盘上放着一个个琉璃盒,盒中隐约看出是丹药,他疑惑道:“陛下正值壮年,就要服用这些了吗?”

  萧岭低声反问道:“哪个帝王不想长生?!”

  萧岐皱眉,“丹药少食是可强身健体,但里面难免有朱砂硫磺之类,长期食用怕是于身体无益处。”

  萧岭趁四下无人,与他说:“太常寺梁大人进献的,你知道他惯常喜欢鼓捣这些,不知道又在哪个高人那儿弄到了这些丹药,陛下吃后…”

  他摸摸鼻子,笑得意味深长,“吃后与两位婕妤同房三日,龙颜大悦。”

  萧岐耳根一热,抛下一句糊涂,快步离开。

  萧岭笑着跟在身后,道:“现下有杨太傅主缆政事,后宫又有太后坐镇,连甄皇后都要往后靠了。”

  正说着萧岐定身,回头给了他个眼神,萧岭立马住口,不一时,几个太监走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