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天也差不多黑透了。这个年代可没有24小时营业的饭店。
这家饭店当然还是国营的。只不过老板和孟远是朋友,这才破例让他们在包厢里呆了这么久。
不过就这几位爷的身份摆在这儿,哪怕超过了人家营业时间,也没人敢来催不是。
罗家兄弟和孟远一起,将喝的摇摇晃晃的一众兄弟送回了家,接下来就是他们私人的时间。
三人回了罗家,家里都已经静悄悄没了动静。
索性就去了罗曜军的屋子,说说私密话也方便。
“……我知道了,大哥,明天起我好好复习,不搬出去了,您放心。”
罗曜军对自己这个大哥是十分感激的,在没下乡之前,甚至比罗天重还要尊敬,实在是小时候太对不起这个大哥,什么破事糗事都是大哥替他背黑锅,擦屁股,坑人太多,让他看见大哥就心虚啊……
“小远呢?你家里的事情怎么样了?”
对于这个孩子,罗曜军也是很疼惜的。
小时候多乖巧伶俐的一个孩子,家里在民国时期就是大家族了,孟家的产业也是遍布大半个华国,偏就留下他这一条血脉,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点不为过。
解放初期,他们的祖爷爷为革命捐了大半家产,连领袖都亲自写了条幅,红色资本家。
可偏后来家里出了内乱,又遭小人算计,好好的孩子如今一身的沉郁戾气。在外人面前话都懒得说一句,看得他心酸。
“丢卒保车呗,还了几幢空宅子,抓了几个小喽啰。”孟远面色冰冷,仿佛在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情。
罗曜军拍拍自家兄弟的肩,突然想起来什么道:“对了,你姑姑现在找到了吗?”
孟远皱了皱眉,轻轻摇了摇头。
罗曜军抿抿唇:“不急,只要人活着,总能找到。我各地的战友都有,好些转业了之后都进了公安口,我给他们都打电话问问,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孟远抬眼看向罗曜军,轻轻扯了扯唇角,突然笑了起来:“本来没打算告诉你的,小丫头让我给她寻摸房呢。要求还挺高,就要四合院,还得是独门独院。说接着地气,住着舒坦。这回正好还回来的房产里有个离清华北大都不太远的。我想着只要丫头这次考上了,我就当礼物送给她。”
罗曜阳听得一惊,看向孟远的眼神都变了。那是房啊,什么时候孟远竟和那小丫头关系这么近了?难不成这臭小子也看上那丫头了?
大概看出罗曜阳的眼神不对,孟远急忙道:“大哥可别误会。我和那丫头是生意伙伴,我的事,最初能打开局面也是真亏了她。这些年我可没少从她手里赚大钱,送套房真没什么。”
不说那绣品买卖,那都是小钱,赚的是个名气,还有她的药丸,茶叶,这些可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拿出去走礼既不扎眼又有面子,最是抢手不过。
最重要的,是那丫头的脑子,那里面仿佛有个挖掘不尽的宝藏,总是能不断的冒出些让他惊叹的好主意。
就这些年明里暗里的不知道有多少想要跟他抢生意的孙子,要不是那丫头脑子里那些层出不穷的新花样,他还真闯不出如今这么大的名堂。如今帝都附近这一亩三分地,婚丧嫁娶,宴请平事,他孟家三少,已经成了个响当当的名号。
就凭着这个,他送个院子真不值什么。
第456章 争执
接下来的时间,罗曜军便好好留在了家里认真复习。
果然,1977年10月21号,华国各大媒体都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说明了这次高考的时间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这是华国在结束了十年动乱后,一件关系到国家和青年命运的大事,而与此同时,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成为了当时渴望考上大学的人们最盼望得到的礼物。仿佛拿到了这套书,就能给人带来自信和希望。
而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各大城市的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在日夜赶印,但仍是供不应求。
苏瑶因为早早就复习得差不多了,就将自己的这套书送去了学校那里,让校长和班主任安排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无偿到学校去复习和抄录。
这个时候的县一中,几乎是全员动员了起来,从校长到老师,几乎是连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