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说了!”警卫喝道,“现在的情况下我和我的战友不能用枪,对于他们来说正是逃跑的好时机!增援力量过来之前,一个都不准下车。”
被试的命是命,警卫的命也是命,逼着她们赤手空拳面对囚犯集体逃窜的巨大风险,确实欠缺考虑了。
陆追源于是说:“那我留在这里,等增援部队过来一起离开。”
“不行,你们得走,马上走。” 警卫说,“此次行动,我接到的任务是首先保证研究员们的安全。况且,”她直言不讳地说,“你留在这里等没有帮助,只会添乱。麻烦你理解一下我们的工作。”
警卫的态度如同铜墙铁壁一般不可动摇。
陆追源明白她的话是对的,自己留在现场对石岩并无裨益。她冷静了一下头脑,开始跟着队伍一路往反方向小跑。
第51章 人肉盾
陆追源在两公里之外的安全区域扶着膝盖大口喘气。好久没有认真锻炼,一跑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喉咙口充了血,一股压制不住的血腥味。
休息了两分钟,呼吸渐渐恢复了正常,心跳的频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要相信警方和消防队,他们处理这类紧急情况很有经验……要相信警方和消防……她盯着大巴车的方向,反复对自己默念着,企图通过多次重复增加一点说服力。
“砰——!”
陆追源像惊弓之鸟一般“啊”了叫了一声,心脏又狂跳起来。
和她一样被狠狠吓了一跳的人不少。
“没事没事,”领着她们过来的警卫指着反方向过来的一辆带有警用标志的车,说,“只是来接我们的车不小心爆胎了,换个备胎就好,大家不要怕。”
那辆车看起来略微有点老旧,但已经是紧急状态下能调来的最大的防爆车辆。
接应车辆的司机在换轮胎,一干人鸦雀无声地站在夜色中凝望来时的方向,神色皆是十分紧张。
15分钟,900秒,太漫长太漫长。
等到第10分钟左右,远处的夜幕里出现了一列整齐的队伍,每个被试左右两边各一名全副武装的军人,近得几乎只有一臂距离,跟被左右护法挟制着似的到近前来了。
大家于是纷纷舒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已经无虞,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
“刚才我们先跑了,”有人看着离得越来越近的被试群体,小声嘀咕说,“他们会不会闹什么情绪?”
没有人回答她,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活动,本来想向被试们传递这样一个观念:你们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你们的人格是被尊重的。
结果一遇到关键时刻,研究员们悄悄地先撤了,把对外界一无所知的他们留在事故的现场。为了防止有人逃跑,宁可冒着半车人都葬身火海的风险。
所以说,生命无分贵贱就是一句玩笑话。
本来疗养院之行的收尾就收得不漂亮,再不巧遇上这种性命攸关的事,被试们集体产生抵触情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从军人们手里接收被试的时候,高个警卫反复点了3遍人头,以确保没有缺人。被点的人中间,有人忽然夸张地高声叫道:“糟了!带我的主试不见了!”
人群中有个瘦小的研究员应声站了出来,说:“我在这里。”
那人定睛看了她一会儿,阴阳怪气地说:“在哪里?我只看到一个缩头乌龟。奇了怪了,这乌龟跑得倒是挺快的。”
被试群体中就发出几声笑。
被嘲讽的那个研究员年纪比陆追源大不了几岁,讷讷地说不上话来,脸涨得通红。几个年长的同事看不过去了,站出来回护她,向着呛声的那个人严厉道:“注意你的言辞!”
那人翻了个硕大的白眼,嘟嘟哝哝地说:“开个玩笑都开不起。”
普通防爆车厢内只能容纳10个人左右,为了能载下一个大巴的人,只得调了一辆平时用来押送军火的货车,所有人都在后厢内席地而坐。这辆车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运货,当然比不上巴士人性化,厢内没有装灯,后厢的两扇门一关,众人就被关进了一节闷罐火车一样,只能靠着一扇与驾驶室联通的铁栅栏小窗户换气。
车厢里十分闷热,且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有人开了手机的闪光灯充作光源,映照得人影影绰绰的,光线所到之处,照见的脸色皆有几分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