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有趣,咱家迁到这镇上也有几年了,平日里趣事可不多。”钱四太太拍了拍自己的百褶裙道:“去把那俩孩子叫来,咱也听听是啥生意。”
第11章 钱家真是贵人
随从领着陶盈两人来到一个茶馆,上了二楼,往左走到最里面的包厢前,轻轻的扣了扣门,低声请示道:“太太,人给你带来了。”
钱四太太端着茶碗,微微的朝着边上穿着翠绿色坎肩的侍女点了点头。
小丫鬟心领神会的朝门口回到:“太太,让他们进来呢。”
陶盈俩个进入门里,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坐在临窗的位置,这位应该就是钱四太太了。
钱家本是府城大户,祖上也出过几位大官,最大的官至一品大学士,到了钱家这代,钱老太爷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俱已成家,前几年据说三房出了事,卖了不少产业,才从府城搬到了这清泉县。
这位钱四太太名下有两个公子,都不是她亲生,只在18岁上头产下一名女婴,去年也已经嫁人,嫁的还是京里镇国公府上六房嫡次子。
陶盈从容不迫的上前对着钱四太太行了礼道:“四太太好。”
“太太好。”陶六哥也抱拳说道。
钱四太太看了看陶盈想道:“这女孩子虽没学过礼仪规矩倒难得的大方得体。”
“听说你们手上有一门生意,说来听听,好呢,你也不用找那王掌柜,我就能买下来。”
“不瞒四太太,我有一张独门烧鱼秘方,想卖给王掌柜。”
“哦,是怎么样的秘方?”
“四太太你要是信我,我今日回去烧一份鱼,明日给你带来,你尝过就知道好了。”
钱四太太转头对站她左边的小丫头道:“蝉衣,你去楼下跟掌柜的打声招呼,借他的厨房一用,再让春江去买条鱼回来。”
不大会儿,就看到蝉衣推门进来,走到四太太面前道:“太太,鱼买好了,也跟林掌柜打过招呼了。”
钱四太太转头对陶盈说道:“小丫头,现在地方有了,鱼也齐了,你现在就去烧来吧。”
陶盈拍拍心口,暗自说道:“幸好今天早上带了几个酸果过来,否则还真没法烧。”
陶盈又朝四太太行了一礼道:“行,那请四太太稍等片刻,我们去去就来。”
陶盈两人跟着随从来到一楼后院的厨房,发现油盐酱醋,各种调料齐全,买鱼的春江还细心的把鱼处理干净了。
“六哥哥,你来帮我烧火吧。”
这酸果子鱼其实没有啥技术含量,吃的无非就是一个创意,再加上这酸果子在这附近寻不见,才显得它金贵起来。
“盈儿,你会烧么,不用回去请大娘来烧么?”
“放心吧,六哥哥,我看我娘烧过,都记着呢,不会错的。”
陶六哥听陶盈语气挺有些自信,也不在多话,没一会儿锅就热了。
陶盈往锅里添了点油,等油热到七成熟,把切成细片的生姜和酸果放到了油锅里,不断翻炒,等姜炒出香气,放入鱼煎起来。
陶盈看到灶上有山粉(就是淀粉一种),最后还勾了勾芡,使得果汁香能更好的包裹住鱼肉。
烧好了鱼,陶盈用一个白底蓝花的盘子盛了,趁热给钱四太太送去。
四太太看着卖相挺不错的鱼,鲜闻了闻,果香味挺浓,从鱼腹部处夹了一小块鱼肉,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小丫头,你这鱼是怎么做的?你要卖的就是这个菜谱么?”
“是的,四太太,虽然这鱼做法简单,但是要想烧出这果子香味,必须得有这个果子才行。”
钱四太太看到陶盈小巴掌上摊放着的一个青黄色小果子问道:“这是啥果子?以前倒像是没见过。”
“四太太,这果子在咱们这周边,想买也是不成的,这还是我家祖上从外族带过来的,不只这十里八乡,就是百里之外都不会有。”
钱四太太听了陶盈这话,也没接话,心里盘算起来:“她家丫头,去年才嫁去了京城,又是高门大户的,生活本就不易,前几天还给她来信,妯娌之间都是明争暗斗,个个抢着讨好老太太,自己闺女打小为人不喜争抢,想来在这大宅门里是要吃亏的。”
“罢了,罢了,我这做娘的总得为闺女打算,前些天已经订了一扇屏风,打算来年老太太寿日送去,这离着寿日还有段日子,上次听闺女讲老太太最喜食鱼,何不先把这菜谱送去,也好让老太太看重丫头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