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_作者:苏未寒(292)

  谢天枢说:“这叫佛茶。”

  “佛茶?”周梨放下茶杯,盯着杯中浮沉的茶叶。

  “此茶叶只在嵩山生长,少林寺的僧人们也大多饮用此茶,故当地人称之为佛茶。”

  江重雪摸着金错刀的刀鞘,眺望远处山脉。

  那山上的少林寺已显出隐约轮廓,日暮时分,飞檐斗拱俱都掩映在霞光之中,浮云流动,依稀有出世之感。

  少林寺的故事他听过太多,那些故事像传奇,那些人,也像传说中的人。

  可惜,他没有赶上好时候,若是早生个五十年,也许还能窥见举世闻名的少林武当是怎样惊艳无双的风貌。

  这几十年,江湖武林已大不同了。百年前,少林寺威震天下,武当横空出世,全真教宣扬着他们“苦己利人”的宗旨,雪山昆仑派则能人辈出,以及峨眉崆峒等派,皆是崭新面貌。

  那时节,六大派尚不知在何处,那些昔日的武林泰斗如一轮轮明日般,熠熠地照耀着整个武林,天下高手们单骑走江湖,惩奸除恶,相视大笑,以浊酒一杯,在这江湖风雨夜,消此九曲孤耿时。

  少年鲜衣,前辈高唱,无数绝世风华。

  可天会变,太阳也不会永远当空而照。

  渐渐的,外敌入侵,朝廷腐败,江山开始凋敝,天下开始涂炭,就连最快意平生的江湖都仿佛被连累,跌进了昏暗之中。

  也许再大的繁华终将落幕,再明亮的光芒也终会蒙尘。

  靖康之难这前前后后几十年里,少林因收留岳飞后人被视做叛逆,武当多次助朝廷出征抗金意欲迎回二帝,赵构登基之后因惧自己皇位不保,将所有要迎回二帝的言论统统压下,从此武当被弃如敝履。

  至于出尘高洁的昆仑派早已看透一切,再不插手天下诸事。

  就连那些曾经能与这些门派比肩的岳阳哥舒府,机关城鲁家,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凋敝了。

  近几年间,六大派崛起,但即便是六大派掌门也须得承认,六大派中除了小楼尚算正宗之外,其他五派在那些武林泰斗尚未倒下之前,根本是不入流的。

  六大派的崛起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在武林无人当家做主的时刻,他们才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却终究比不得当年那些泰山北斗。

  武林更替,一切皆非当年面貌。

  江重雪和周梨,甚至是谢天枢,都未曾经历过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只从无数传说中窥得几分当年先辈们的神采。

  江重雪突然心头感慨,无端地想到这些陈年旧事,恰好茶肆里有个讲快板的伶人,把那江湖事当做调侃来说,笑着讲到一句“现今武当皆是牛鼻子,少林只会念阿弥陀佛。”

  他一怔,手捏紧茶杯,听着周围人哄笑,快板声昂扬得很,他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茶喝完,趁着天色还没黑,三人赶紧出了小镇,往山上走,好在太阳落山前,总算赶到少林寺的山门。

  百年古寺,浮屠高耸,坐落在绵延而巍峨的山脉间,一派出尘的禅意。

  现今的少林方丈仍是一辩大师,今夕应有古稀高龄了。

  谢天枢当年与小楼出师后行走江湖,曾拜访过闻名久已的少林寺,还曾听一辩大师讲经说法,此后每年都会来拜访这位前辈。

  守门的沙弥果然认得他,将三人迎了进去。

  进入山门之后,便是大雄宝殿,沙弥请他们稍后,方丈正给僧人们做晚课。

  周梨看到大雄宝殿里一尊法相庄严的佛陀,心生敬畏。

  遇庙拜佛,既到了少林寺,不拜一拜佛怎么说得过去。

  “他们怎么在这里。”忽看江重雪挑眉,轻声道。

  周梨这才看到那尊佛陀之下原来有两人,一跪一站,跪着的那个与蒲团上双手拿香,正在拜佛,站着的人正抬头凝视佛陀。

  三人走进去时,那站着的人率先回头,惊了一惊,“是你们。”

  看到谢天枢时,他低头思索了一阵,逐渐浮起讶异,“你,你是……谢前辈。”

  谢天枢看他一眼,说:“你长大了。”

  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露出窘迫模样。

  那跪着的人也站起来,也惊了一惊,只不过他从容有度,笑道:“没想到在这里遇见谢前辈。”

  谢天枢看着这两个后辈,道:“你们都长大了。”

  周梨忍不住因为这句话笑出来,心想,莫金光和温小棠早已是一派之主,但在江湖前辈面前也只是“长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