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_作者:苏未寒(317)

  “慕秋华。”

  温小棠转过头,谢天枢已经在他身后,听到这声音时,停下了脚步。他手中装着金蚕玉露丸的瓷瓶被他捏得极紧。

  温小棠点了下头,叹道:“的确是慕秋华。”

  慕秋华的声音从正门而来,莫金光已去那里支援,有可能已经看见他了。

  他想莫金光此刻一定极其失望,莫金光那人总有点莫名其妙的赤子之心,那点赤子之心在他看来是没什么用处的,会影响人的判断和智慧。

  慕秋华的声音响后没多久,一辩也道:“施主闯我山门,杀我弟子,今日必不得善了,施主既已来了,便回不得了!”

  慕秋华大笑:“一辩,你作为出家人,何以戾气如此之重。”

  一辩是个铮然铿锵的性子,性情锐利得很。

  出家人出的是那份心,不是性情,梅影在少林寺如此杀戮,照一辩的个性,今日就算破了杀戒也在情理之中。

  谢天枢轻功飞快,转眼已在温小棠面前消失。温小棠紧赶慢赶,赶到大雄宝殿前时,不禁浑身一震。

  慕秋华竟已先行攻进来了,五护法以及绿先生与还穿着少林僧袍的阴公鬼母都站在他身后,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温小棠眼睛迸发清光,看到楚墨白深藏在黑袍底下的面容时,说不出的震惊。

  大雄宝殿前一尊青铜大鼎,这鼎如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慕秋华与一辩隔鼎而立。

  慕秋华嘴角含笑,眸中却有厉色,他是背负镇上数条性命,踏着许多尸骨而来的,因为如此,他全身似乎都被血腥熏染,他还笑一辩戾气太重,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戾气浓重的人。

  一辩身上并无戾气,他显露出来的是一种铮骨。

  慕秋华掌中蕴含一道气劲,隔空向前一推。

  那尊青铜大鼎重达千斤,突然就朝一辩滑去。

  慕秋华道:“听闻少林有千年灵芝一株,还请方丈赐予。”

  一辩僧袍微震,举掌抵住鼎身,把这鼎又推了回去,肃然道:“若老衲不赐,施主待要如何?”

  慕秋华衣角掀起,一脚定住大鼎的滑势,笑道:“那晚辈便只能抢了。”

  说完,再次推鼎。

  一辩也再次挡住,低喝一声,大鼎瞬间前滑。

  慕秋华脚尖一勾,勾住了大鼎的一只足,然后腿上用劲,把鼎一踢,那鼎凌空飞转,眼看要朝一辩砸下去。

  一辩神色不动,右脚向前一蹬,不等那鼎掉下来,他率先跃起,一手握住鼎足,人落下时,鼎在手中高举。

  他背脊丝毫不弯,站如松柏。

  慕秋华抚掌赞叹:“一辩大师好内力。”他突然嘴角一弯,道:“不过,也该小心身体才是。”

  话音未落,一辩忽然双目大睁。

  江重雪和莫金光离他最近,看到他脸上显出痛苦之色,随即一辩张开嘴巴,喷涌出一口鲜血。

  两人大惊,同时夺身过去,一人握住一只鼎足,帮一辩把大鼎的力量匀走。

  但这鼎的确极重,他们两人即便各自分了一半的力道,也觉勉强。

  这时,鼎重再被分去三分之一,江重雪回过头,喜道:“师父。”

  谢天枢恰在这时飞身而出,三人各握一足,把那鼎平稳放了下来。

  几位护寺禅师们一叠声的师兄,相继把一辩扶住。

  这鼎虽重,但一辩的功力寺里的人都是知道的,不至于被这鼎压到吐血的地步。

  谢天枢到一辩身边,拿起他手腕一摸道:“大师已中毒。”

  他把金蚕玉露丸倒出一颗塞进一辩口中,并把其他药丸都各自分给其他几位禅师,让他们立即吞下,然后扶着一辩盘腿坐下,以春风渡为他解毒疗伤。

  几位护寺禅师面对这金蚕玉露丸都觉诡异,更不知一辩是如何突然中毒的。

  温小棠躲在暗处旁观,突然明白了慕秋华方才耍鼎的目的。慕秋华不是要与一辩切磋内功,是为了让一辩运功。

  温小棠眼睛亮起,连忙现身说道:“谁都不要运功!运功则立即毒发!”

  几人惊疑,阴公鬼母却在对面笑了起来:“温掌门果然聪慧,竟能知晓我们所制这毒专破高手内功,内功越是深厚,中毒则越深。这毒专为高手设计,叫做‘高手三哭’,初动内力则伤皮,二动内力则伤经,三动内功则伤骨,全身血脉逆行。老秃驴,你已三次动用内力,这毒已随你血脉流向心脏,你该好好哭上一哭,准备好棺材,给自己哭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