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巫奇谈之鸣凤在竹_作者:梧凤之鸣(41)

  其脑后别笄,因此蜀巫皆会模仿“神人”在脑后别簪子。

  此铜人是按照真人身高铸像,却比真人要夸张许多。

  神人像的衣袍共有三层:最外一层是一件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的花纹亦是繁复,呈卷龙纹和兽面纹,还有回纹、虫纹、目纹点缀其中;中衣最短,为窄袖鸡心领;最长的是内衣,前裾短而平正,后裾长且两侧垂至脚踝,这裙底还有八只变形鸟纹。

  神人像双手戴有手镯,赤足戴有脚镯,立于兽面台座上。

  从侧面看,支撑此台座的灵兽实为四个相连的大象头。

  而这神人像的手势更是奇特得令人费解,此乃祭祀的标准手势。

  双手握成圆圈,双臂呈交握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中空无一物。

  此手势被称作“祭神诀”。

  在神人像的周围还围绕着四座石山,此石山是由二十一件大小不一的石璧由下至上、从大到小叠置起来的。

  四座石山意寓镇守东、南、西、北四方。

  但在平常,这二十一件石璧乃是蜀巫的一种祭祀乐器。

  作者有话要说:  注:

  泥丸宫:道家术语,代指人头。《紫清指玄集》载:“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 脑为泥丸。脑色黄,故象于土也。

  冰玉散:传说赤松子拥有冰玉散,吃了冰玉散不惧火烧。

  天神殿中的铜器:其原型基本源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

  青幽影:其原型文物为羊头形龙和青铜虎的组合,但原型文物不是灯具,有学者认为是权杖一类,此处作为灯具是衍生。

  神人像(青铜大立人)脑后别笄:此为推测,原文物青铜大立人脑后只有两个小方孔,貌似别笄。

  祭神诀:青铜大立人的手势含义,现在不得而知,本文设定为一种手诀“祭神诀”

  ☆、从前有一只像眼睛的精怪

  再往前走,两侧便是钉挂在木柱上的各种铜人头像,放眼望去,似是悬挂在半空中。

  铜人头神情肃穆,阔脸方颐,皆貌似“神人”。

  耳垂有耳洞,戴平顶帽或者无帽圆头顶或者戴有双翼方形面具。

  辫发或笄发,其中辫发居多,笄发较少。

  它们皆眉眼青黛,口缝涂朱。

  特别是有几件戴金面具的铜人头像更是光彩夺目。

  抬头仰望,墙壁四周还订挂有很多铜制眼形器和铜制兽面具。

  尤其是眼形器十分显眼,眼形器意为天神之眼。

  有完整菱形的、也有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菱形、还有带勾的眼睛和铜眼泡。

  这些眼形器唤曰“天目印”。

  它们皆俯视着你,让人真实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举头三尺有神明”。

  除此之外,正对前方,呈阶梯状放置有三排铜面具,皆是貌似“神人”的面具,且双眉双眼涂有青黛,嘴唇涂有朱砂。

  还有几件,其额头正中央嵌铸有一件变形夔龙状的冠饰物。

  此外,还有些额头中央和耳旁上下有方孔者皆被钉挂在墙壁上。

  而在最上层的正中央置有一件巨大的铜制纵目面具。

  这纵目面具威严孤寂:只见他双目呈柱形突出,双耳大如鹏翅招风,双唇微启,舌尖外露,似在微笑。

  这正是蜀人心目中第一代王——蚕丛的模样。

  因为蜀人们相信他们崇拜的青衣神“蚕丛”耳聪目明,拥有看透一切听清一切的神力。

  凰离朝蚕丛像躬身行了一个巫礼,沈竹猗和兰云昭也一起躬身行礼。

  接着凰离带人从左绕过,继续前进。

  映入眼帘的景象便是神殿里矗立着八棵围成一圈、高矮不一的铜制大神树:有的树枝拧成麻花状,有的枝桠上站立有很多小型的人首鸟身像......

  神树们直入星空,似已通天。

  其中有一棵神树尤为高大,高约四米。

  此树大体上依照九丘建木铸造而成:神树枝繁叶茂,三层九枝,生长着奇花异果,而每颗朝上的仙果上都站着一只精巧优雅的太阳神鸟。

  全树一共有九只相同模样的太阳神鸟。

  更令人称奇的是,树干一侧还攀沿着两条十分古怪的应龙:双身交缠,共享一头,龙身上还长有利刃般的羽翅。

  腾云驾雾,似在下凡接引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