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_作者:柳亦瑜(315)

  李氏一门,在刘彻一朝,下场太过惨烈,几乎满门没有几个好下场之人。

  苏碧曦不得不一早便为李氏谋算。

  馆陶大长公主身为她的义母,陈氏跟窦氏已然成了她的母族。

  而她会是刘彻的皇后。

  一国之后,母族可以没有实权,却不能死得一个不剩。

  李氏跟陈氏联姻,苏碧曦就能够有充足的理由保住李氏一门。

  更妙的是,公孙弘跟李蔡先后为汉室丞相,传闻私交颇深。

  这就是苏碧曦千方百计促成李蔡帅兵救灾的原因。

  公孙弘跟李蔡皆是有大才之人,忠于天子。

  这对于苏碧曦来说,便足够了。

  要这些人对她俯首帖耳,她从不去做这种黄粱美梦。

  彻底驾驭他们,是刘彻做的事。

  刘彻的功绩能够跟秦始皇相媲美,在摆弄权术,收服人心上,早已经登峰造极。

  她所要做的,不过是不要让他做一些可怕的蠢事。

  一个普通人犯错,后果都未必是他自己能承担得起,何况是一个帝王。

  刘彻拥有一个合格帝王一切的优点跟缺点。

  一个帝王犯错,死的便是数以百万计的人,还有无数人来为此改变一生的命运。

  将权力集中在一个帝王手里,确实不会发生干政乱权之事,但这是一种太危险的局面。

  偏偏帝王这个位置上,不得不如此。

  这是一个无法规避的悖论。

  及至钦使队伍来到瓠子河口之时,公孙弘,李蔡并郑当时带着官吏迎接钦使之时,旁边不仅有正在救灾之士卒,还有聚集而来的诸多百姓。

  所有人都听到了流言,钦使带着数不尽的粮食前来赈灾。

  很多灾民头天晚上便来到了这里,就怕抢不到粮食。

  这可是为了几个红薯就能杀人的时候。

  钦使队伍由威风凛凛的羽林卫开道,仪仗摆开,羽林卫个个衣着整洁,意气风发,骑着高头大马,扛着钦使的旗帜。

  一些泥泞道路两旁衣着褴褛,浑身脏污的灾民都不自觉低了头,根本不敢直视这些护卫天子的贵人。

  黄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腾流淌,对人所做的一切事情恍然未觉。

  诸位一直候在一旁的人上前迎钦使。

  只见从金镶玉为边,缀满了金色流苏,镶嵌着族徽的华盖马车上走下两位衣着华贵,相貌清丽的使女。

  使女打开车门,将车帘拉上,伸手扶出一位面若秋水,肤若凝脂,螓首蛾眉,气度雍容,着玫瑰紫牡丹花纹锦长衣,梳着飞仙髻,戴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钗,红翡翠滴珠耳环,赤金牡丹巊珞圈,披着雪白狐狸毛斗篷的女郎。

  诸人心道,原来文锦翁主竟然是这般模样,忙上前见礼。

  苏碧曦语声柔和,向公孙弘等人施了一礼,便从衣袖中拿出一方小印,以内力将声音广布,“凡九卿之下士卒,皆负薪填土堵塞决口。”

  语罢,这位衣着华贵的文锦翁主,当着众人的面褪下发簪首饰,脱了斗篷外衣,里面尽只着了一身粗布胡服。

  “吾为汉室宗室,受百姓供养,理应亲负之。”

  第189章

  还在琢磨待会怎么跟文锦翁主答话的郑当时顿时惊得嘴巴都长大了。

  他想过文锦翁主可能会来做点什么不同寻常的事,却万万没想到一个较弱的闺阁女郎卸了钗环锦衣,穿着粗布短裳,竟然说要自己负薪堵口。

  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他看见文锦翁主轻而易举地将牛车上带来的竹条编织成筐,将石块堆积进去,做成用来堵塞决口的楗。

  不仅文锦翁主动作娴熟地做着这一切,翁主的使女全部都卸了自己的首饰,也开始拿麻袋竹条劳作起来,看起来竟是已经做了不少日子的样子。

  钦使队伍里所有的侍卫有条不紊地将队伍收拢,安排看守马匹马车的人,便真得一个个背着竹筐石块,麻袋土石朝着决口之出而去。

  翁主府的使女已然开始架起锅灶,用红薯跟米面做起了粥来。

  最令郑当时吃惊的是,钦使队伍里竟然还有一群孩童,这群满脸稚气的孩童也有条不紊地开始裁布编绳,拾柴帮厨,没有任何一个人哭闹,不守规矩。

  要知道黄河决口,水淹十郡,黄河两岸的百姓都已经卖儿鬻女了,吃不饱的孩子们个个坑蒙拐骗,偷鸡摸狗,就是为了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