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山洞里煮了牛肉汤,是用带过来的干牛肉熬了两个时辰,还不赶紧回去。再晚一点,连跟骨头都不给你们剩下了。”张次公推了还在旁边抖腿的儿郎一把,挥挥手让他们赶紧走。
“这里有我们看着,你们回去,时刻注意警戒。”卫青也吩咐道。
“喏。”
待这般岗哨的士兵走后,张次公在原地跺了跺脚,呔了一声,“这么冷,那群蛮子究竟哪天才来!”
都已经等了三天了,在这种滴水成冰的日子挨上三天,不能逗乐发出太大的动静,没有保暖舒适的屋子,没有热水热汤,在冰块似的山洞里挨了三天,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已经快到极限了。
本来他们不必来到连个屋子都没有的地界,而是按照当初跟李广,程不识一行商定的小城,是卫青坚持来到这座山上驻守。
而且为了避免补给留下痕迹,他们这几日都是持带来的干粮。清汤寡水的,一个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如何能受得了?
卫青率领的一路被安排出了有城墙守护的城池,也没有容易防守地形,本来就够让普通的兵士糟心了,又来到了这种鸡不拉屎还冻得要死的地方伏击,人心不定几乎是必然的。
万一匈奴不从这里经过,或者匈奴人不打算冬日里出兵,再隔上一段时间呢?
这些万一,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底层的将士可不是高层将领,没有跟卫青亲自探讨过具体的可能性,各种备选方案,他们只会按照他们的脑子来想事儿。
卫青跟张次公都没有名声威望,还是二十出头的小儿,这在时下不过是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比他们资历深威望高的裨将比比皆是。
卫青心中虽然有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担心着急是不可能的。他是这一路的主帅,绝不能在部下面前露了怯意,只是沉吟道,“天气这么冷,匈奴没有屋舍,也没有棉衣,只怕更难捱。
瞧着这日子,恐怕就是这一两天了。”
匈奴人对汉室烧杀抢掠惯了,早就把汉室当成了可以肆意欺压的物件儿。虽然诸如李广程不识将军等人也让匈奴不敢轻易滋扰,但上古并不是两人的防地,且这么天寒地冻的,匈奴人怕冷,汉朝人更怕冷啊。
在匈奴的眼里,汉朝的将士跟羊羔差不离多少,怎么敢在靠近匈奴的地界儿伏击他们?
汉室天子的亲姐姐南宫长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又嫁了单于的儿子,不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卫青知晓匈奴对于汉室的轻视,以及匈奴严寒日子的确不好过,这些年又抢夺惯了,今年冬季格外冷,再加上探子的消息,有七成的把握,匈奴将会在这几天通过这里。
若是今日再没有遇见匈奴,他只能让跟着的这一批人回去换防,换另外的人来。
军心不定,其仗必败。
卫青站在简陋的瞭望所里,看着远方的皑皑白雪,心中忧虑不已。
倏地,一旁拿着瞭望筒的兵士大叫起来,“将军,将军,有人来了,匈奴人真得往这里来了!”
匈奴人来了!
卫青亲自拿着文锦翁主弄出来的瞭望筒瞧了,眼睛里忽然有了极亮的光芒,立时便吩咐起来,“马上拉动联络用的绳子,所有人都预备起来,按计行事。”
瞭望所里的人盼了这么些天,终于盼到了这一刻,立时手脚麻利地动了起来。
卫青他们为了方便伏击,用粗长的麻绳把各点都串了起来,只要麻绳被拉动过长,另一头的石头便会落下,也就意味着匈奴人来了。
匈奴一大队不见尾的骑兵呼啸而过的时候,战马忽然倒到了雪地上,马上的匈奴人也纷纷落到了雪地。
山上呼啦啦滚落了无数的巨大雪球,从天而降一般,掉落到了他们头上。大雪的天气,最不缺的就是雪。
一点雪飘在人身上没有什么感觉,一个人大小般的雪球从高处滚落下来,当场砸死了数不清的人跟战马。
匈奴人见此处竟然有埋伏,立刻就叫着往山旁边撤去。
往后面撤,只会拥挤自己人,导致更大的恶果。
有些匈奴人还记得旁边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直接冲过去是不是不妥,被砸得猝不及防的同伴早就冲了过去。
早就被汉军撒了盐等让湖泊的冰面,表面上厚实而实际上千疮百孔,被马跟人的重量一压上去,立刻就让蜂拥而上的匈奴人尽数摔到了冰冷的湖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