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_作者:柳亦瑜(525)

  在这样不停争斗里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便是算计谋划,能有什么样的性情?

  倘若苏碧曦日后的孩子,也是一个为了权势皇位,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任何东西,乃至于算计自己,那她恨不得亲手杀了这个孩子,也省得来恶心自己。

  “阿母……”刘彻说不出让苏碧曦跟王太后和解的话来,连他自己都无法跟王太后和睦,何况毫无瓜葛,还被算计过的苏碧曦。

  他紧紧握住苏碧曦柔软暖和的手,拿到嘴边留下一个极轻的吻,“我知晓,阿母的心思,定是跟我们走不到一条道上。只是,她毕竟是我阿母。平日里,你便不要去长乐宫……委屈你了。”

  谁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个明白事理的,可就如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刘彻的母亲王太后,这种与生俱来,根本无法摆脱的血脉亲缘,将会随着你一辈子。

  卓王孙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所以他理解君儿对待卓王孙的处置,可是王太后不同。

  刘彻是汉室的天子,对整个天下有着最大的权势,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控王太后。有他在,王太后出不了大的乱子。

  只要不触及刘彻的底线,刘彻是愿意好好孝顺王太后的。那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为了他能够安然长大,继承皇位,可谓是殚精竭虑,付出了极大极痛苦的代价,他的亲阿姊还在匈奴受苦。

  “上次阿姊的信,说起她在暗人的策应下,放走了张骞”刘彻长叹一口气,“张骞走了那么久,我还一直以为他已经到了西域,不想竟一直困在匈奴。”

  张骞建元三年出使西域,到如今已有九年,竟然从来没有到过西域,一直被困在匈奴的地界儿,还被迫娶妻生子。若不是君儿之后培养的暗人寻到了张骞,再联合南宫长公主,将张骞给放走,张骞就要这么生死不知地被囚禁在匈奴不知道何年何月。

  “张骞这么多年始终不曾改其心志,娶妻生子并不能代表什么”苏碧曦平声道,“我已经着人去照料他的父母妻子。张骞离开已经九年,他的家人生活不易。”

  尤其是张骞在走之前并没有跟妻子有孩子,张骞的家境并非什么世家大族,家无恒产,而是普通的他的妻子独自照顾公婆近十年,其中心酸苦楚,实在不是外人可以言道的。

  第295章

  “张骞在匈奴被软禁了九年,被救后却没想着回来长安,而是继续西行。无人知晓继续西行,究竟能走到哪里,能不能完成此次西行的目的”苏碧曦重重地叹息,“这份执着,可敬可叹。”

  九年对于外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个数字,只有真正身处其境的张骞,才知道自己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

  作为在刘彻登基的时候,就被举荐为郎官的张骞,虽然谈不上锦衣玉食,但至少是过着衣食无忧,诗书礼乐的日子。

  一个读着《论语》《孟子》的中原士子,骤然被囚禁在匈奴,过着牧马放羊,打扫牧场,挑拣牛粪马粪,被迫跟一个目不识丁的匈奴女子成亲,被迫洞房生了孩子。

  任何一个活着的,有尊严有思想的人,连自己最基本的人生自由都不能拥有的时候,还要被迫跟一头畜生一样交配,其内心的悲愤跟羞耻之深,根本无法想象。

  更何况张骞是一个才学卓著,又抱负远大的人。

  士可杀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道理,他难道不懂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即便跟其他使团的人一般,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羞辱而自尽,也无人能够多说一句什么。哪怕是对张骞寄予厚望的刘彻,也不会因此责怪于他。

  张骞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苟延残喘九年,每日每夜遥望长安,一直拿着自己的符节,早晚对着长安的方向叩拜。

  在明明可以跟着商队离开匈奴,回到长安的时候,他选择了继续西行。

  他的家里同样有需要赡养的父母,有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还有在匈奴娶的妻子跟儿子,这些需要他承担起责任的人。

  他仍然坚持带着匈奴的妻儿一并西行。

  刘彻笑了笑,道,“倘若没有这份执着,怎么能做成大事?”

  苏碧曦歪头看着他。

  只有在这个时候,苏碧曦才分外觉得,刘彻是站在一个极高的角度,俯视着底下的芸芸众生。

  他任命一个人,看的远不是他们的才干品性,还有诸多其他的东西。